应急救援安全常识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起重破拆 起重破拆必须根据现场情况,采取合理的安全措施。   (一)严禁重叠使用不带重叠连接装置的起重气垫;起重时,气垫塞入物体下部时必须占气垫面积75%以上;起重车辆时,要做好车辆固定防滑措施。  (二)使用牵引设备时,视情对吊索具采取防爆安全措施,吊索具两端连接必须牢固,作业区域内严禁站人。 (三)使用起吊设备时,设备起吊荷载必须大于被起吊物体重量;吊臂下方严禁站人。  (四)在有燃烧爆炸危险的场所进行破拆时,必须使用无火花工具,并使用喷雾(开花)水枪进行掩护。  (五)严禁盲目破拆承重构件。 * 七、关阀堵漏   关阀堵漏编组一般为2至3人,必须与技术人员配合进行。 *   (一)进入易燃、易爆、有毒区域关阀堵漏时,所有人员都要按照防护等级要求落实防护措施,必要时应使用水枪掩护。   (二)进入易燃、易爆区域关阀堵漏时,严禁使用非防爆器材。   (三)关阀堵漏应当选择精干人员,组织备用力量,必要时进行轮换作业和急救。   (四)进入压缩气体泄漏区域关阀堵漏时,必须落实防冻保护措施。 2009年5月19日晚上23时43分,北京市119指挥中心接到报警,一辆车牌号为冀F36626由内蒙赤峰驶往石家庄的氯磺酸运输槽罐车在东六环路北向南土桥收费站1公里处发生泄漏,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迅速启动化危品运输事故处置预案 ,共出动消防车辆15部,参战官兵95名。经过全体官兵21个多小时的有效处置,圆满完成此次抢险救援任务。 视频 * 八、输转倒罐   输转倒罐必须由专业人员操作,易燃易爆物质必须使用防爆输转设备。 * (一)消防员必须与输转倒罐现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并对作业人员进行保护。   (二)实施易燃易爆物质输转倒罐时,管线、设备必须接地;严禁在地面拖拉输转倒罐器材。   (三)实施输转倒罐,必须进行现场监护;非禁水区域应利用喷雾水或水幕实施保护。 * 九、洗消处理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染毒区域内人员、装备器材,必须进行现场洗消。 (一)洗消时,必须正确选择洗消剂,并按照规定比例使用。  (二)使用洗消帐篷进行洗消时,必须调节好水温;使用水枪进行洗消时,应当避免水流冲击伤人。  (三)在清理可燃液(气)体、有毒物品泄漏现场时,必须检查阴井、暗沟、低洼处等有无残留物。必要时,进行冲洗,并注意水流方向。 (四)洗消后的污水要妥善处理,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五)救援结束后,应适时组织染毒区域内人员进行身体检查。 十、放空点燃  放空点燃必须经专家论证并在工程技术人员配合下实施。   (一)放空点燃必须采取远距离点燃的方法。包括:使用电子打火、信号枪、“魔术棒”爆竹、长火炬、火焰喷射器、预置火炉或者着火油盆等,并且设置防回火装置。   (二)放空点燃必须从上风或者侧上风方向接近,并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三)担负放空点燃人员要专业精干,必须事先确定好紧急撤离路线、方式,必要时设置掩体,组织水枪实施掩护。 (四)放空点燃前,应认真检查警戒区,清理警戒区内的无关人员和车辆。 谢谢大家! 请予批评指正, 对于I级可燃液体,可燃液体气化后和空气混合后形成可燃性预混气体,现场若遇到火星和热源便有可能发生爆炸,且部分可燃液体气化后蒸汽有毒性,所以用气管导出让其稳定燃烧是十分可行有效的办法。 * * * * 应急救援作战 安全常识 1 侦查检测 2 特种防护 3 现场警戒 4 停车位置 5 救助人员 6 起重破拆 7 关阀堵漏 8 输转倒罐 9 洗消处理 10 放空点燃 一、?侦察检测 应急救援力量到达现场后,应迅速展开侦察检测作业,为科学、安全完成应急救援作战行动提供依据。    (一)救援力量到达现场后,应在第一时间询问灾害事故单位负责人、知情人和技术人员,掌握灾害事故类别、危险物品名称、性质、危害特征、工艺流程及是否有人员被困等情况。   (二)根据灾害类别、特点,合理使用侦检器材,通过侦察、仪器检测,掌握灾害事故的特性、规模、危险程度,查明遇难、遇险和被困人员的位置、数量、施救疏散路线,了解灾害事故(事件)现场及其周边的道路、水源、建(构)筑物结构以及电力、通信、气象等情况。   (三)根据侦察检测的结果,在正确研判现场险情的基础上,确定事故处置、安全防护等措施。 二、特种防护   作业人员应当根据灾害事故性质和危险特性,按照防护等级佩戴相应特种防护装备。 (一)在实施交通事故、建筑倒塌、群众救助等灾害事故救援时,必须着抢险救援服,佩戴抢险救援头盔、抢险救援靴、手套等防护装备。   (二)进入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现场时,重危区作业人员必须着一级防化服,轻危区作业人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