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31卷 第5期 第 四 纪 研 究 Vol.31, No.5
2011年9月 QUATERNARY SCIENCES September,2011
doi:10.3969/j.issn.10017410.2011.05.12 文章编号 1001-7410(2011)05-873-10
过去1000年不同强迫因子对中国东部5~9月降水
及其环流场特征影响分析
①② ① ②
陈 超 沈新勇 徐 影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44; 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北京 100081)
① ②
摘要 利用 CCSM20全球耦合气候系统模式在不同强迫因子下模拟的近千年降水、温度、500hPa位势高度场、
850hPa和200hPa风场资料,以及 NCEP再分析资料、GPCP降水观测再分析资料、青海德令哈地区近千年降水重建
资料,对过去 1000年我国东部5~9月降水及环流场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在考虑自然和人为因子的共同影响
下,模拟结果与观测资料及重建资料的对比表明模式对于降水和环流场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东部地区降水与温
度的变化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两者的相关系数达到046。对模拟结果的EOF分析表明中世纪暖期及 20世纪暖期
主要表现为长江以南与以北地区降水变化趋势相反的特征,而小冰期主要表现为长江流域大部地区与华北北部及
华南大部地区降水变化趋势相反的特征。Morlet小波分析表明东部地区5~9月降水存在着显著的2~8年年际振
荡周期,准 16年、准32年、准64年的年代际振荡周期,以及准 100年、准 200年、准 256年的百年以上振荡周期。
对不同特征时期降水所对应的环流场特征分析表明中世纪暖期和20世纪暖期的环流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而小
冰期的环流场与两者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
主题词 不同强迫因子 中国东部 降水 环流场
中图分类号 P467 文献标识码 A
令哈和乌兰所建立的7条大复本量千年长度的树轮
1 引言
宽度指数重建了德令哈过去千年的年降水量变化序
中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处于东亚季 [21]
列;姚檀栋等 利用古里雅冰芯和青海都兰树轮
风区,干旱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对我国社 记录对 比分析了过去 200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
会经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 [22]
Zheng等 利用代用降水指数研究了过去 1500年
近年来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 中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变化及极端事件;葛全胜
视,这类研究不但可以深化人们对历史气候变化原 [23]
等 利用清代雨雪分寸资料重建了1736年以来长
因、机制的理解,还可为制定适应和应对未来气候变 江中下游地区梅雨雨量变化序列,分析了梅雨的变
化措施提供依据,减小灾害造成的损失。研究历史 [24]
化特征;王绍武和黄建斌 根据史料记载,分析了
气候变化的首要问题是气候序列的重建,20世纪后 近千年我国东部夏季雨带位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