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郧西白龙洞遗址骨化石表面痕迹的研究.pdfVIP

湖北郧西白龙洞遗址骨化石表面痕迹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28卷  第 6期 第  四 纪  研  究 Vol. 28,  No. 6  2008年 11月 QUA TERNARY SC IENCES Novem ber, 2008 文章编号   100 1 - 74 10 (2008) 06 - 1023 - 11 湖北郧西白龙洞遗址骨化石表面痕迹研究 武仙竹①②  李禹阶①②  裴树文③④  吴秀杰③④ ( ①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文博学院 ,重庆  400047; ②重庆师范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 ,重庆  400047; 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北京  100044; ④中国科学院人类演化与环境动因实验室 ,北京  100044 ) 摘要   湖北省郧西县白龙洞古人类遗址属于中更新世早期 ,发掘出表面带有痕迹的骨化石标本 。使用肉眼裸视 观察法 、低倍显微观察法 、高倍显微观察法 、三维扫描数字模型技术等多种观测分析法进行综合研究 ,鉴定出痕迹 种类包括人工改造痕迹和其他动物改造痕迹 。人工改造痕迹包括锤击痕迹 、切割痕迹 、砍斫痕迹 、戳刺痕迹等 ,其 ( ) ( 中锤击痕迹主要出现在骨器表面 用于骨器制造 ,其他痕迹则出现在多种骨骼部位的残片上 可能由狩猎 、屠宰、 ) 分割和剥皮行为产生 。动物改造痕迹包括食肉目动物啃咬痕 、偶蹄 目动物踩踏痕 、啮齿 目动物啃咬痕等 。其中制 造啃咬痕的啮齿 目动物中 ,可能包括有豪猪 、竹鼠和鼠科动物等 。人工改造痕迹的研究对认识当时人行为模式提 ( ) 供了具体证据 ,如当时人对洞穴占据使用形式 、骨质工具制造与使用 、狩猎与分食行为 狩猎工具与剥皮技巧 等 。 本研究对其他动物改造痕迹也作了必要分析 ,如豪猪与鼠科动物的不同啃啮形态等 。该遗址研究、鉴定出的多种 痕迹标本 , 以及多种鉴定 、分析方法的使用等 ,显示出古人类遗址中痕迹标本的复杂性 , 以及多种研究方法的必要 性 。三维扫描数字模型技术 ,是国内在该领域研究方法中的首次使用 。 主题词   痕迹现象  骨化石  古人类  行为模式  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    K878, Q981    文献标识码   A ( ) ( ) sm ears 、倾斜性断层 ob lique fau lts 、赫兹破裂锥 1 引言 ( ) 形面 H ertzian fractu re cone s 等 3项标准 ,可以确定 古人类遗址中骨化石表面保存的各种痕迹现 人工切割痕迹的性质及痕迹运作方向 ,甚至还可以 象 ,反映着遗址埋藏性质 、人类行为模式等多方面的 进一步认识人类左右手使用习惯等行为特征 [ 3 ] 。 重要研究信息 。它们是揭示遗址埋藏过程 、人类行 中国对古人类遗址骨化石表面的痕迹现象研究较 为习惯和社会组织关系等方面的重要证据 [ 1 ] 。人 少 , 以前主要是使用石器研究的方法 ,观

文档评论(0)

liyb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