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震旦系陡山沱组磷质震积岩及及多细胞生物群相关性初探.pdfVIP

华南震旦系陡山沱组磷质震积岩及及多细胞生物群相关性初探.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55卷  第5期   地   质  论   评     GEOLOGICALREVIEW   Vol.55 No.5 2009年 9月 Sept. 2009 华南震旦系陡山沱组磷质震积岩及其与 多细胞生物群相关性初探 1,2) 1) 2) 2) 1) 王约 ,楚靖岩 ,王训练 ,杨艳飞 ,徐一帆 1)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阳,550003; 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内容提要:埃迪卡拉纪(震旦纪)陡山沱期是Rodinia超大陆裂离的重要地质时期,是多细胞生物起源和发展的 重要转折时期和磷质聚集时期,也是化学、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剧烈时期。液化岩脉、液化角砾岩、脉化变形构造、以 及阶梯状层内断层等磷质震积岩的发现,表明扬子地区在陡山沱期晚期至少发生过两次以上的地震事件。地震构 造运动将地球内部积累能量快速地释放,可能是磷质来源和热水活动一种重要的方式或通道。海水中磷等无机营 养盐分的增加,海水温度的升高,有利于多细胞生物的起源和发展,同时多细胞生物的繁盛又有利于磷的聚集。 关键词:磷质震积岩;多细胞生物;陡山沱组;埃迪卡拉(震旦)系;华南   震积岩(seismite)一词系Seilacher(1969)提出 和环境变化的剧烈时期。磷质震积岩的发育意味着 的,指构造活动区内未固结的水下沉积物受地震活 这一时期地质构造运动的活跃,多细胞生物的起源 动的改造与再沉积形成的沉积物。之后,许多学者 和发展可能与其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在震积岩的识别和序列以及成因机制和地层对比等 1 地质背景 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Seilacher,1984;Spalleta andVai,1984;Muttietal.,1984;Mohindraand 埃迪卡拉纪(震旦纪)陡山沱期气候变暖,扬子 Bagati,1996;Fairchildetal.,1997)。国内,乔秀夫 地区大规模的海侵由南东向北西侵入,逐渐淹没了 等(1994)率先建立了碳酸盐岩振动液化序列,并进 川黔低山区、鄂中山地和江南丘陵等古陆,构成上扬 行了持续的研究(乔秀夫等,1996,2000,2001, 子(云贵川)台地、鄂西—湘北台地和下扬子的开 2006,2007;乔秀夫,1996,2002),得到了许多学者 (化)临(安)台地以及巢(湖)宁(南京)碳酸盐缓坡 的认同(郭建华等,1999;杜远生等,2000,2001;Du (LiuandXu,1994;夏文杰等,1994),大体上呈北 etal.,2005;彭阳等,2001;殷秀兰和杨天南,2005)。 东—南西向的古地理构造格局(图1a)。 吕洪波等(2003,2006)分别将南盘江盆地中三叠统 另外,“雪球事件”(南沱冰期)之后的陡山沱 复理石中的同沉积挤压构造和内蒙古白云鄂博南东 期,气候转暖,海水温度升高,为生物的发展提供了 黑脑包腮林忽洞群下部的滑塌岩块归于与地震有 良好的条件。在扬子地区先后报道了黔中瓮安生物 关。彭阳等(2004,2007,2009)、黄宏伟等(2007) 群(Lietal.,1998;Xiaoetal.,1998;尹磊明等, 将桂西北的沉积灰岩墙,周志广等(2006)将藏南晚 1999;XiaoandKnoll,2000;Chenetal.,2000;尹崇玉 白垩世宗卓组巨型混杂堆积也归于地震成因。 等,2001,2007;袁训来等,2002;陈均远,2004;王约 但发生于扬子地区陡山沱期的震积作用,特别 和徐一帆,2007)、鄂西庙河生物群(朱为庆和陈孟 是陡山沱组磷质岩中的震积岩则少有报道。新元古 莪,1984;

文档评论(0)

liyb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