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38 卷第 1 期 大 气 科 学 Vol. 38 No. 1
2014 年 1 月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Jan. 2014
杜小玲, 高守亭, 彭芳. 2014. 2011 年初贵州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成因研究 [J]. 大气科学, 38 (1): 61–72,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13.12119.
Du Xiaoling, Gao Shouting, Peng Fang. 2014. Study of the 2011 freezing rain and snow storm in Guizhou [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 38 (1): 61–72.
2011 年初贵州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成因研究
1, 2 3 1, 2
杜小玲 高守亭 彭芳
1 贵州省气象台,贵阳 550002
2 贵州省山地资源与气候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02
3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
摘 要 2011 年 1 月贵州再次出现仅次于 2008 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长达 32 天,伴随 3 次明显的冷空
气影响,具有持续时间长、间断性突出、中期降雪突出的特点。本文利用 NCEP (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1°×1°
再分析资料、2.5° ×2.5°再分析资料、MICAPS (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观测资料,对2011 年 1 月发生在贵
州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1)2011 年 1 月北半球极涡呈偶极型分布,极涡偏于东半球,亚
欧地区位势高度距平呈“北高南低”;亚欧中高纬度出现了 2 次强大、稳定、持久的阻塞高压;(2 )副热带南支
锋区活跃,12 月 31 日~1 月 2 日、1 月 9~11 日、17~20 日、27~29 日有4 次活跃期,水汽输送具有间断性特点;
(3 )维持在 25°N 附近的低层切变为低温雨雪天气的发生提供了辐合条件,地面上稳定持久的准静止锋是低温雨
雪天气发生的重要影响系统;(4 )强冻雨、冰粒及降雪天气的温度场、锋区结构、大气运动状况等存在差异。出
现强冻雨天气时,锋面逆温高度最低、逆温梯度最大、逆温厚度最薄,逆温区有较厚的暖层,云层伸展高度在 600
hPa 以下,气流上升区高度低,具有暖云降水的特点。出现冰粒天气时,锋面逆温高度较低、逆温梯度大、逆温厚
度较薄,逆温区有浅薄的暖层,云层伸展高度较高,气流上升区高度较低,也具有暖云降水的特点;出现降雪天
气时,锋面逆温高度较高、逆温梯度最小、逆温厚度薄,逆温区无暖层,云层伸展高度超过 500 hPa,具有深厚的
垂直上升运动和冷云降水的特点。
关键词 低温雨雪 阻塞高压 副热带南支锋区 准静止锋 锋面逆温
文章编号 1006–9895(2014)01–0061–12 中图分类号 P458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13.12119
Study of the 2011 Freezing Rain and Snow Storm in Guizhou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西部地区地壳结构特征及强震活动相关性的研究.pdf
- 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油气藏形成、演化及分布预测.pdf
- 中国中南地区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的研究.pdf
- 中天山巴仑台地区花岗质岩石的Hf同位素的研究:对构造演化及其大陆生长的约束.pdf
- 中天山巴伦台地区花岗质侵入体地球化学、年代学及其对南天山洋盆俯冲时限的约束.pdf
- 仲巴微地体之定义及其构成.pdf
- 重磁异常反演的拟BP神经网络方法及应用.pdf
- 重磁异常三维物性反演随机子域法方法技术.pdf
- 珠穆朗玛峰绒布河谷近地层大气湍流及其能量输送特征分析.pdf
- 逐步逼近曲化平方法的研究.pdf
- ArcGIS在东昆仑西段铁矿资源综合信息矿产预测中的应用――以沉积变质型铁矿为例.pdf
- CCSDHP-UHP变质岩石英脉和东海水晶中有机包裹体的发现及意义.pdf
- ECMWF和HALOE平流层温度资料对比.pdf
- GPS观测及其断裂晚第四纪滑动速率所反映的青藏高原北部变形.pdf
- Hilbert-Huang变换及大地电磁噪声压制.pdf
- LITHOPROBE――加拿大地球探测计划.pdf
- L波段探空判别云区方法研析.pdf
- Maslov渐近理论及辛几何算法.pdf
- Nio1+2海区冷、暖水期西太平洋副高的特征及对东亚季风的影响.pdf
- NOx的准两年周期变化及及臭氧准两年周期振荡的关系Ⅰ.资料分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