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煤业有限公司井田设计 毕业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矿井概况 1.1 井田地质特征 兼并重组整合后的XXXX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山阴县城西北,直线距离32km处XXXX镇史家屯村东附近,行政区划属于XXXX镇管辖。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2°33′14″~112°34′53″,北纬39°40′30″~39°42′23″。 该矿位于山阴县城西北,东距北同蒲及大运公路直线距离32km,东南距XXXX镇5km,史家屯至XXXX镇柏油路从井田内通过,交通较为便利。附图1—1,矿井地理位置图。 井田位于山西北部洪涛山北翼的丘陵地带,地势高低起伏,沟谷发育,总观全区中部高南北低,最高点位于井田中部史家屯梁上,海拔1617.20m,最低点位于井田东南部沟谷中,海拔1425.00m,相对高差192.20m,属低山丘陵区。 井田范围内无村庄。 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多风沙,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甚短,降雨多集中在夏末秋初,全年气温变化剧烈。据山阴县气象站资料年平均温度7.1℃,年平均最低气温0.3℃,年平均最高气温为14.4℃,极端最高气温35.9℃(1982年5月25日),极端最低气温-27.4℃(1985年12月8日),年平均最大降水量408.20mm,年平均最大蒸发量2097.80m,年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全年无霜期约150d,冬季最大冻土层厚度1.34m。春秋两季多风,一般为西南风和西北风,最大风速可达2.9m/s。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井田所属地区的地震设防烈度为VII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 该区位于大同向斜南部边缘,本井田地质构造总体为一宽缓的褶曲结构,井田北部发育S1背斜,轴位于井田北中部,轴向NNW-NNE,井田内延伸长度1800m左右;井田西部发育S2向斜,轴向NNW-NNE,井田内延伸长度1000m左右;井田南部发育S3向斜,轴位于井田西南部,轴向NNW-SW,井田内延伸长度1300m左右;地层倾角2°~8°。 井田的勘探程度:2009年12月,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提交了《 XXXX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2010年X月X日, 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晋煤规发(2010)X号文予以批复。井田内4、9、11号煤层地质构造简单,煤层厚度平均22.65m,按照国土资源部颁发的《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规定,勘查类型为一类二型,井田勘查基本上达到探明程度。 1.2 煤层的埋藏特征 一、煤层埋藏条件 本区煤层埋藏较浅,风氧化侵蚀较严重,4、9号煤层井田南部据钻孔资料均发现有煤层风氧化现象。11号煤层未发现风氧化现象。 二、可采煤层特征 1.含煤性 本井田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主要含煤地层为太原组,含有4、9、10、11、12号煤层,其中4、9、11号煤层为全井田稳定发育可采,10、12号为不稳定零星可采,煤层厚度平均22.65m,地层平均厚度为108.55m,含煤系数为20.87%,可采煤层厚度平均22.05m,可采煤层含煤系数20.31%,山西组厚度平均58.11m,含3-1、3-2号薄煤层,煤层平均厚度0.60m,含煤系数为1.03%。 2.可采煤层 本井田主要可采煤层为4、9、11号煤层(井田批准开采4、9、11号煤层),现分述如下: 1)4号煤层 位于太原组上部,上距K3砂砾岩平均35.67m。煤层厚度5.20~8.81m,平均6.82m,结构复杂,含0~4层夹矸,夹矸厚度0.08~0.90m。本井田北部4、9号煤层合并为一层(按9号煤层),南部分叉为4、9号煤层,煤层厚度较厚,为分叉区内稳定可采煤层。井田南部已基本采空。顶板以炭质泥岩为主;底板以粉砂岩为主。 2)9号煤层 位于太原组中下部,上距4号煤层0~30.20m,平均12.00m。煤层厚度2.40~15.52m,平均9.30m,结构复杂,最多含5层夹矸,井田北部和4号煤层合并,井田西部外41、54号钻孔又分为4、9号煤层。合并区厚度10.88~114.78m,平均13.18m;井田南部分叉,9号煤层厚度1.80~5.35m,平均3.78m。为井田内稳定可采煤层。煤层顶板粉砂岩为主;底板粉砂岩为主。 3)11号煤层 位于太原组下部,上距9号煤层4.85~16.64m,平均9.19m,煤层厚度4.60~8.18m,平均5.93m,结构简单,含0~2层夹矸,为井田内稳定可采煤层。煤层顶板粉砂岩为主;底板粉砂岩为主。 可采煤层特征表见表1-1。 表1—1 可采煤层基本情况一览表 含煤地层 煤层号 煤层厚度 煤层间距 煤层结构 稳定性 可采性 容重(t/m3) 顶底板岩性 最小-最大 平均 (m) 最小-最大 平均 (m) 顶板 底板 太原组

文档评论(0)

绿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