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纵断面设计
第三章 纵断面设计
第一节 概述
一、关于纵断面图
1、路线纵断面定义: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的断面。它是一条有起
伏的空间线,包括两条线:
设计线
地面线 设计线
地面线 设计线
地面线:根据中线上各桩点的高程而点绘的一条不规
地面线:根据中线上各桩点的高程而点绘的一条不规
则的折线。平面确定后,地面线自然就唯一的确定下
则的折线。平面确定后,地面线自然就唯一的确定下
来。反映了路线中线处的地形起伏情况。
来。反映了路线中线处的地形起伏情况。
设计线:满足一定的技术标准和要求的,由设计人员
设计线:满足一定的技术标准和要求的,由设计人员
确定的一条具有规则形状的几何线形,反映了路线的
确定的一条具有规则形状的几何线形,反映了路线的
起伏变化情况。
起伏变化情况。
2、纵断面线形的组成
(1)直线:也称匀坡段。属性由上坡、下坡、坡度和坡长
表示
(2)竖曲线:采用二次抛物线,缓和车辆在纵断面上的行
驶舒适和安全
3、纵断面图中的其他内容
二、纵断面设计的内容(任务)
1、确定纵坡坡度大小和坡长
2、确定竖曲线的半径(长度)
3、平、纵面组合设计
三、几点规定(习惯做法)
1、关于坡度 离 距 平 离 水 距 是 直 都 竖 的 是 度 都 长 h ) 及 差 涉 高 中 或 计 ( 设 度 面 高 断 纵
坡度= 高差/水平距离,用%表示 i
坡度= 高差/水平距离,用%表示 L
匀坡段是用高差和水平距离表示的,不计斜长
匀坡段是用高差和水平距离表示的,不计斜长
上坡为正,下坡为负,平坡为0
上坡为正,下坡为负,平坡为0
2 、关于竖曲线
竖曲线分凸型竖曲线和凹型竖曲线两种
竖曲线分凸型竖曲线和凹型竖曲线两种
大小用半径和曲线的水平长度表示,不计曲线长
大小用半径和曲线的水平长度表示,不计曲线长
3、关于变坡点
变坡点处不计偏角,只计坡度代数差
变坡点处不计偏角,只计坡度代数差
4、关于设计标高
(1)新建公路设计标高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设计高程以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
缘标高为基准
二、三、四级公路采用路基边缘高程(在设置超高、
加宽地段为设超高、加宽前该处边缘高程)
(2 )改建公路的设计高程
一般按新建公路的规定办理,也可视具体情况而采
用行车道中线处的高程。
第二节 汽车行驶特性与纵坡
一、速度与纵坡
公路的同一设计速度区间内,能给汽车提供同一行驶状
态(速度基本相同)—理想的设计
平面线形要素依设计速度都有一定值,可以保证按设计
速度行驶。
在纵坡路段行驶,受汽车性能限制车速受纵坡影响大,
制定一个能保证车辆都达到设计速度的纵坡标准,在经
济上是不可能的。
必须允许汽车在上坡时车速有所降低。
降低多少?
降低过多,运行效率低,小车与大车车速差别大,大车妨
碍小车通行,频繁超车造成事故。
在经济允许范围内,尽量少降低车速,设法保证车辆在纵
坡路段与其他区间一样能接近设计速度运行。
下坡情况如何?
平面设计以行驶稳定性控制平面指标设计
纵断面设计以汽车行驶状态控制纵坡设计
汽车行驶状态(坡底速度,坡顶速度)
确定纵坡标准对车辆运行状态的考虑:
1、纵坡最大值
在坡底,小客车以设计速度开始上坡,到坡顶时能保
持平均行驶速度。
V =V
i 平均
V =Vd (设计速度)
V平均为平坦地形路段小客车平均行驶速度
在坡底,普通载重车以其最高速度开始上坡,到坡顶
时能保持设计速度的一半。
V =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