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亚洲构造域侵入岩时―空演化框架.pdfVIP

古亚洲构造域侵入岩时―空演化框架.pdf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61卷  第6期   地 质 论 评      GEOLOGICALREVIEW   Vol61 No6 2015年 11月 Nov. 2015 古亚洲构造域侵入岩时—空演化框架 1) 2) 1) 1) 2) 1) 1) 1) 1) 邓晋福 ,冯艳芳 ,狄永军 ,刘翠 ,肖庆辉 ,苏尚国 ,赵国春 ,孟斐 车如风 1)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 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2)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 内容提要:长期以来,许多著名学者提出众多模型,讨论古亚洲构造域的构造演化和造山(带)结构样式。但 是,认识上的分歧很大,特别是关于主洋盆的空间位置和闭合时间。本文主要基于中国侵入岩大地构造编图(1∶ 250万)和研究这个侧面,参与讨论。 侵入(岩)弧,碰撞和后造山岩石组合,随时间由西向东变新,同时,主构造带 ① 走向从近东西向转为近南北向,暗示古亚洲洋的闭合最终转化为太平洋构造域。 位于主洋盆北侧的是宽阔的西 ② 伯利亚克拉通南缘的沟—弧—盆系统;位于南侧的西面为南天山被动陆缘,中部为塔里木克拉通北缘的窄的沟— 弧—盆系统,东面为华北克拉通北缘的活动陆缘。 主体侵入(岩)弧的内部分散地分布着从Pt开始的残留弧和残 ③ 3 留o,被看做是主体弧的基底。 传统上认为的构造相对稳定的“地块”,本文基于它们的侵入(岩)组合归为残留 φ ④ 弧,认为不是构造上相对稳定的性质,并未采用“地块”的术语,而把它们看作洋陆转换过程中早期残余岛弧处理。 ⑤ 提出主洋盆的识别有三个标志,(a)洋闭合最晚,(b)或为双向俯冲(当两侧均为活动大陆边缘时),或单向俯冲 (当一侧为被动陆缘,另一侧为活动陆缘时),(c)长寿命的洋以及洋闭合带常常发育地中海式残余洋发育的陆—陆 碰撞早阶段。 该构造域主要发育Pt—T的侵入(岩)弧和o,支持Se¨ngor等关于大量新生陆壳的推测,亦与大量 ⑥ 3 φ 花岗岩类为 (t)“+”值符合。新生陆壳的形成又暗示,长时间的洋俯冲必导致地幔的冷却,以及大量榴辉岩进入 ε Nd 地幔,最终导致高密度的地幔下降流形成,必导致洋的闭合与随后的陆—陆碰撞,形成最初的东亚大陆。 关键词:古亚洲构造域;侵入岩弧;主洋盆;大陆边缘类型;新生陆壳   众所周知,古亚洲构造域指的是,西伯利亚克拉 (convergentconsumptionzone),与叠接 消减带 通南侧的沟弧盆系统与塔里木—华北克拉通北侧的 (accretionalconsumptionzone)概念,前者是指两个 大陆边缘系统,以及居间的主洋盆系统。长期以来, 大陆[即克拉通]边缘之间的主洋盆消失,使两个大 许多著名的地质学家提供了众多的模型,讨论该构 陆最后拼合,后者是指弧盆体系内边缘海的俯冲消 造域的构造演化以及造山带结构样式(orogenic 减,使弧不断地增生于大陆边缘,并强调碰撞带的使 architecture)。但是,在认识上分歧极大,特别是关 用限于两个陆块之间,洋壳向陆壳的俯冲,岛弧向大 于主洋盆闭合的时间,以及主洋盆的空间位置。 陆的拼合,都不是典型的碰撞带。在这之后,王鸿祯 李春昱等(1982)认为,有两个主洋盆,北面的 等(2006)提出西伯利亚与塔里木—华北之间的地 卡拉麦里—斋桑—额尔齐斯古洋盆在中石炭世闭 壳对接消减带为额尔齐斯—阿尔曼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yb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