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 滋味在心头。                 ——李煜《乌夜啼》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芳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雨 霖 铃  柳永     传说苏轼曾问一个善于唱歌的幕士:“我词何如柳七?”这人回答:“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柳永? (约980--约1053年), 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曾三试未中,只得“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自嘲“奉旨填词”。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1034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外?。???  仕途不顺 飘零沦落  自由张狂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更多的时日跟歌伎们一起,过着依红偎翠,浅斟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歌伎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 《雨霖铃》便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已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写作背景 上片主要是写临别时难分难舍的情景。 下片主要是写别后的孤寂凄清的情景。    试以上片为例,说说作者是如何通过写景(选择什么意象)来准确传情的。 意象:        蝉、长亭、雨、兰舟、烟波、云气  作用:         渲染凄清意境,烘托人物感情。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A、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一句作者交代了送别时的时间、地点、天气情况,用“寒蝉”“长亭”“骤雨”三个独立的画面构成一幅秋雨黄昏送别图。    B、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伤感、无可奈何。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男女主人公此时分别的情景.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写宝玉受贾政鞭笞之后黛玉去看他时,有这样一段描写:“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利害。听了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词,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虽然后来黛玉终于说出了一句话,但这段描写正可以说明为什么会“无语凝噎”的道理。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A、“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三种景物与词人的愁绪有何联系?      ――浩渺无际的江面上的粼粼烟波与词人心头长时间难以排解的惆怅相似;傍晚云雾浓重的特点与词人心情的沉重压抑相似;楚地天空的空阔辽远与愁绪的无边无际相似。词人用比喻的修辞方法选取三种有代表性的景物充分表现了离别的愁绪:如千里烟波般的绵长;如沉沉暮霭般的浓重;如楚地天空一样无边无际。把抽象的愁情形象化。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B、这句词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作分析。 ――用了“虚景实写”的艺术手法。这两句是词人的内心独白。“念”字告诉读者下面为想像的景物,是虚写。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烟波:来自水面的视觉迷茫 暮霭:来自天空的视觉迷茫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下阙词人撷取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哪些典型意象呢?  2 典型意象:         酒、柳、风、月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触景生情 却道天凉好个秋 万里悲秋常作客 秋风秋雨愁煞人 自古逢秋悲寂寥  共同感受 普遍情感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江淹《别赋》         “自古”说明了什么?为什么清秋节更让人难以承受离别之苦?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1.把杨柳、晓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去矣,雨雪霏霏。                          ——《诗经》   柳——留 名句赏析 《忆秦娥》: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温庭筠  : 绿杨陌上多别离。 韦庄《荷叶杯》: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 江上柳如烟, 雁飞残月天。 ——  温庭筠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50702-2011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docx VIP
- SY-BA-29-2011整车后碰撞试验规范.doc VIP
- 2024年广西玉林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五.docx VIP
- 2025吉林省国资委监管企业招聘527人(2号)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年广西玉林市中考物理试卷与参考答案.docx VIP
- XX卫生院“十五五”发展规划(2025年-2029年).docx VIP
- 第四章 熔化焊与热切割安全用电教案 邢建章.docx VIP
- 弟子规全文带拼音排版好可直接打印.doc VIP
- 污泥处理系统设计计算.pdf VIP
- (高清版)DB32∕T 4025-2021 污水处理中恶臭气体生物净化工艺设计规范.pdf VI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