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煤煤层厚度变化分析报告文档.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4煤煤层厚度变化分析报告文档

2#、4#煤层厚度变化分析报告 一 、概况 晚古生代华北石炭-二叠系含煤沉积环境: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纪受海西地壳运动、东吴地壳运动作用,海侵、海退范围广,且海水进退频繁,华南、西南大部分地区沦为浅海,晚石炭世晚期,西伯利亚板块向南俯冲加剧,华北板块北部地势变高,南部地势相对变低,秦岭海槽的海水,可能还有一部分古太平洋海水,由南向北,侵入华北地台。在晚石炭世末期华北逐渐成为统一的海域,由北向南依次为冲击平原、海岸平原、浅滩。因此石炭系太原组煤层主要以滨海沉积环境含煤沉积为主。到二叠系由于海水逐渐退去沉积环境有滨海-陆相过度相含煤沉积,即我矿二叠系山西组煤层以陆相含煤沉积为主。 二、井田2#、4#煤沉积环境及煤层赋存情况 晚古生代海水进退对聚煤作用有很大关系,根据井田勘探报告,我矿开采煤层为石炭-二叠纪及煤层,为一套滨海相-陆相(河流、盆地)为主碎屑岩含煤沉积。我矿开采井田上组煤层(2#、4#煤)为二叠系山西组煤层,其沉积环境为陆相盆地河流沉积,其煤层沉积受河道河流冲刷影响较大;下组煤层(8#—9-2#煤)为晚石炭系太原组煤层,太原组为一套滨海相(泻湖、潮坪、浅滩)、三角洲沉积相(三角洲平原、滨海、泥坪及浅滩)含煤沉积,其煤层沉积受海侵、海浪、海潮剥蚀影响较大。山西组为滨海-陆相过度相含煤沉积,含煤沉积岩性主要为泥岩、粉砂岩、中粗砂岩,局部有砂砾岩。 根据陕西省府谷矿区冯家塔井田精查地质报告的综合垂直层序图(附图1),山西组含煤1-4层(1#、2#、3#、4#煤)由两个沉积旋回组成,每旋回的底部为大型槽状、板状交错层理的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局部砾岩,向上为小型槽、板状交错层理的细砂岩、水平层理的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夹菱铁矿条带。其沉积环境为河流相泛滥盆地含煤沉积。 井田2#、4#煤层为二叠系山西组煤层,煤层赋存整体稳定,为倾向北西的单斜构造。根据井田煤岩钻孔对比图知,井田部分钻孔揭露2#、4#煤层结构发生变化,煤层厚度变化大,直接顶岩性变化大(泥岩、砂质泥岩-中、粗砂岩)。局部煤层变薄;局部3#、4#煤层合层煤层厚度约7.5米,顶板为砂质泥岩、粉砂岩,厚度为2.0-2.5米。底板岩性以泥岩、粉砂岩为主,局部为细砂岩,厚度1.2-4.85米。 三、2#、4#煤层厚度局部变薄、增厚成因分析 根据井田范围内勘探钻孔,有部分钻孔资料显示2#、4#煤层结构发生变化,煤层直接顶板为中粗粒砂岩且煤层厚度变薄,井田范围2#、4#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尤其井田南部2#、4#煤层厚度逐渐变薄,局部3#、4#煤层合层,煤层厚约7.5米。 由于2#、4#煤层为二叠纪山西组滨海-陆相过度相含煤沉积,煤层厚度受泥炭沼泽植物连续沉积、及河流的冲蚀影响较大。根据以揭露地质资料显示井田东北部3#、4#煤层合层,由于受古构造运动影响,地壳局部抬升,局部下降,井田西南部沉降速度比东北部沉降速度快,东北部沉降速度和沼泽泥炭沉积速度相当,泥炭层连续沉积,煤层厚度增厚,当地壳沉积速度略大于泥炭层沉积速度时,煤层中沉积夹矸,当地壳沉积远大于泥炭层沉积速度时,煤层分叉、分层,地壳沉降速度快的区域,沉积岩性为含碳砂质泥岩-含碳粉砂岩-中粗粒砂岩。 由4#煤辅运大巷构造段和1404运顺构造段在平面图上位置关系知,该压梁走向为北西-南东(139°-319°),延伸至1406工作面。根据揭露资料,该压梁底部含有0.5米含煤屑岩,为槽状、板状交错层理,说明该段受古河流冲刷较严重。 由1206工作面两顺槽已揭露资料分析,在地质变化带,煤层结构发生变化,直接顶板为含煤屑、巨砾粗粒砂岩-中砂岩,交错层理,说明该段受古河流冲刷较严重,顶板砂岩含水层富水性较强。 2#煤辅运大巷延伸段过构造变化时,据地质写实(附图2)煤层直接顶板变化为中、粗砂岩,在地质变化带边缘煤层铝质泥岩上部0.5米煤层呈马尾状,逐渐变薄、尖灭,说明此段地壳受张拉力,地层逐渐沉降,据2煤回风大巷延伸段揭露资料,在2煤回风大巷延伸段揭露三条中型正断层(受张拉力),及附近物探已探明的正断层,说明在2#煤成煤期,井田西南部由于地壳运动较强烈,井田东北部沉降速度小于西南部,西南部底层沉降速度略大于煤层沉积速度,煤层沉积厚度变薄。 三、1404运顺地质构造段成因分析 4#煤辅运大巷在掘至1403运顺车场口时遇到压梁构造,范围74米,煤层厚度1.6-3.0米,在沉积4#煤后期,该区域存在古河流流经1404运顺、辅运,延伸至1406工作面。根据1404运顺以揭露的构造地质段资料,煤层厚度2.25-2.60米,范围78.9米,煤层直接顶板为中粗砂岩,局部有含砾砂岩。由于在河流的后生冲蚀过程中砂浪对泥炭层的冲蚀较严重,根据1404运顺构造段写实资料煤层与顶板砂岩边缘接触面有明显凹坑,槽沟,煤层与顶板砂岩接触面有约0.5米含煤屑碎屑

文档评论(0)

cuo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