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挡水建筑物( 拱坝+支墩坝).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挡水建筑物( 拱坝+支墩坝).ppt

一、拱坝的建设发展概况 二、拱坝的工作原理 三、拱坝工作特点 四、拱坝对地形地质条件的要求 (一)拱坝发展阶段 拱坝建设的萌芽阶段(1854年以前) 拱坝建设的起步阶段(1854年-1917年) 拱坝建设的成熟阶段(1917年-1960年) 拱坝建设的熟练阶段(1960年-至今) 1、萌芽阶段(1854年以前) 起源:早在一、二千年以前,人们就已意识到拱结构有较强的拦蓄水流的能力,开始修建高10余米的圆筒形拱坝 。 特点:水平截面为拱形,但未真正利用拱结构的优点,似拱坝结构。 贡献:为发展积累了经验。 举例:意大利的高桥(Ponte Alto)拱坝。 意 大 利 高 桥 拱 坝 的 建 设 过 程 2、起步阶段(1854-1917) 标志:1854年,法国43m高的左拉(Zola)拱坝。 所用理论:该拱坝以圆筒公式为指导,主要利用水平拱的作用来保证大坝的安全,忽略梁的作用。 3、成熟阶段(1917-1960年) 标志:1917年,瑞士蒙特萨耳文斯(Montsalvens)拱坝(H=55m),正式提出多拱梁分载的概念。 主要成就: 拱梁分载的概念(拱冠梁法,多拱梁法); 拱坝体形多元化(双曲拱坝及带缝拱坝周边缝、底缝的发展); 抗滑稳定概念的形成及发展。 4、拱坝建设的熟练阶段(1960年-至今) 意大利瓦依昂拱坝失事 意大利的瓦依昂(Vajont)双曲拱坝,1961年建成,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双曲拱坝,1963年10月9日晚,由于水库左岸大面积滑坡,使2.7亿m3的滑坡体以28m/s的速度滑入水库,高速下滑的山体造成约250m的涌浪,冲向对岸,漫过坝顶,并向上游回潮,淹没多处村镇使水库报废,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致使1925人丧生,水库被填满,但拱坝坝体并未失事,仅在两岸坝肩附近的坝体内发生两三条裂缝,据估算,拱坝当时已承受住相当于8倍设计荷载的作用,由此可见拱坝的超载能力是较大的。 拱坝坝顶长190m 坝顶厚3.4m 坝底厚22.6m 坝体厚高比为0.086 (二)世界拱坝建设的时空分布 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及西欧的阿尔卑斯山地区的法国、意大利及瑞士等国。 拱坝在各类大坝中所占的比例随坝高的增加而增加。 (三)世界拱坝之最 已建的最高拱坝:前苏联英古力(Inguri)拱坝 (H=272m,n=2.8,T/H=0.33) 已建的最薄拱坝:法国的托拉拱坝(Tolla Dam) (H=88m,TB=2m,T/H=0.023) 在建的最高拱坝:中国小湾拱坝 (H=292m,n=2.83,T/H=0.238) 中国锦屏拱坝 (H=305m,n=1.6,T/H=0.19) Name:Inguri Country:Georgia River:Inguri Type:arch Height:272 m Reservoir volume:1,110*106 m3 Year of completion : 2001 Owner :Sakenergo Cost of works : 2.3 mio. CHF Duration of services 1996-2001 Cost of services : 0.7 mio. CHF Name:Tolla Dam Country: France Type:arch Year of completion : 1959 Height:88 m Base thickness:2m T/H:0.023 The dam is a complete success and has been shown to posses adequate margins of safety. Whether or not such thin dam is psychologically justifiable is another matter. 小湾拱坝是世界在建的最高双曲拱坝(抛物线型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为292m。 主要趋向: ①对坝址地形地质条件有所降低; ②厚度减薄,允许应力逐渐加大; ③坝顶溢流,坝身开孔,q加大; ④在较强地震地区可建拱坝; ⑤计算理论、计算方法的发展可进行优化设计; ⑥对材料特性(坝体坝基)由线性→非线性;

文档评论(0)

xinshengwen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11233133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