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机械波分析报告.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振动的传播;具有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特点;都伴随有能量的传播(信息传播)。 * (1) 知某一时刻波前,可用几何方法决定下一时刻波前; 说明 R1 R2 S1 S2 O §13.4 惠更斯原理 惠更斯原理: (1) 行进中的波面上任意一点都 可看作是新的子波源; (3) 各个子波所形成的包络面,就是原波面在一定时间内所传播到的新波面。 (2) 所有子波源各自向外发出许多子波; (2) 亦适用于电磁波,非均匀和各向异性媒质; (4) 不足之处(未涉及振幅,相位等的分布规律)。 (3) 解释衍射、反射、折射现象; B C A 由几何关系知: D E F u1 u2 u2△t d = u1△t (反射) · · · a §13.5 波的干涉 一. 叠加原理 1. 波传播的独立性 2. 叠加原理 当几列波在传播过程中在某一区域相遇后再行分开,各波的传播情况与未相遇一样,仍保持它们各自的频率、波长、振动方向等特性继续沿原来的传播方向前进。 在波相遇区域内,任一质点的振动,为各波单独存在时所引起的振动的合振动。 v1 v2 注意 波的叠加原理仅适用于线性波的问题 二. 相干波与相干条件 一般情况下,叠加问题复杂。 干涉实验与干涉现象: 当两列(或多列)波叠加时,其合振动的振幅 A 和合强度 I 将在空间形成一种稳定的分布,即某些点上的振动始终加强,某些点上的振动始终减弱的现象。 相干波 相干条件 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 ? ? 相干波源 满足相干条件的波 产生相干波的波源 ? 【相干叠加】 三. 干涉规律 根据叠加原理可知,P 点处振动方程为 S1 S2 ? 合振动的振幅 P P ? P 点处波的强度 P 相位差 ? 空间点振动的情况分析 当 干涉相长 当 干涉相消 讨论 干涉相长 (1) 若 (2) 若 干涉相消 干涉相长 干涉相消 从能量上看,当两相干波发生干涉时,在两波交叠的区域,合成波在空间各处的强度并不等于两个分波强度之和,而是发生重新分布,形成了时间上稳定、空间上强弱相间具有周期性的一种分布。 波程差 A、B 为两相干波源,距离为 30 m ,振幅相同,初相差为 ? ,u = 400 m/s, f =100 Hz 。 例 A、B 连线上因干涉而静止的各点位置。 求 解 B A P 30m (P 在A 左侧) (P 在B 右侧) (即在两侧干涉相长,不会出现静止点) r1 r2 P 在A、B 中间 P 干涉相消 (在 A,B 之间距离A 点为 r1 =1,3,5,…,29 m 处出现静止点) §13.6 驻波 一. 弦线上的驻波实验 波腹 波节 两列等振幅相干波相向传播时叠加形成驻波 驻波条件: 二. 驻波波函数 (a) (b) (c) A A A B B B C1 C2 C3 C1 C2 D1 D4 D2 D3 D1 D2 D3 ,即驻波是各质点振幅按余弦分布 (1) 波腹(A′= A′max) : 讨论 波节(A′= A′min) : 相邻两波腹之间的距离: (2) 所有波节点将媒质划分为长 的许多段,每段中各 质点的振动振幅不同,但相位皆相同;而相邻段间各质点的振动相位相反; 即驻波中不存在相位的传播。 相邻两波节之间的距离: (3) 没有能量的定向传播。能量只是在波节和波腹之间,进行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势能 动能 势能 (4) 半波损失。 反射点为波节,表明入射波与反射波在该点反相。 (3) 以B为坐标原点求合成波,并分析波节,波腹的位置坐标。 (1) 以D 为原点,写出波函数; 平面简谐波 t 时刻的波形如图,此波波速为 u ,沿x 方向传播,振幅为A,频率为 v 。 (2) 以 B 为反射点,且为波节,若以 B 为 x 轴坐标原点,写出入射波,反射波函数; 例 解 (1) (2) 求 B D x ? ? y (3) 波腹 波节 已知某一弦线的驻波方程为: 例 求 两波节间驻波的能量(设弦线线密度为?)。 解 取平衡位置对应的时刻, 此时刻 dm 的动能为 §13.7 多普勒效应 由于观察者(接收器)或波源、或二者同时相对媒质运动,而使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与波源发出的频率不同的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 一. 波源静止,观察者运动 远离 u 靠近 u 观察者 二. 观察者静止,波源运动 S 运动的前方波长变短 三. 波源和观察者同时运动 远离 靠近 符号正负的选择与上述相同 u 观察者 若波源和观测者的运动方向不在二者连线上 · · O S ?S ?o vS vo 有纵向多普勒效应; 无横向多普勒效应 *光波的多普勒效应 O · S ? R参照系 v v : S、O 相对速度的绝对值 纵向效应 横向效应 多普勒效应 观察者 观察者 讨论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