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俄]列夫·托尔斯泰-复活(草婴译,文字版)
复 活
[俄]列夫 ·托尔斯泰 著
草 婴译
复 活 1
译 本 序
托尔斯泰的朋友,法官柯尼,讲给他听一件真实的事:
有个上流社会的年轻人,在充当法庭陪审员时,认出一
个被控犯盗窃罪的妓女就是他亲戚家的养女。他曾诱奸这个
姑娘,使她怀了孕。收养她的女主人知道这事后,把她赶出
家门。姑娘生下孩子后把他送给育婴堂,她从此逐渐堕落,最
后落入下等妓院,当了妓女。
这个年轻的陪审员认出她就是被他糟蹋过的姑娘,来找
法院检察官柯尼,告诉他自己想同这个妓女结婚以赎罪。柯
尼非常同情这个年轻人,但劝他不要走这一步。年轻人很固
执,不肯放弃自己的主意。没想到婚礼前不久,那妓女竟得
伤寒症死了。
这故事象一颗种子落入托尔斯泰肥沃的心田里,经过若
干年的酝酿,开始萌芽、长大,终于成为一株参天大树。这
就是 《复活》产生的渊源。
889— 1899)。当时
托尔斯泰写 《复活》前后花了十年 (1
他已进入老年,世界观已发生激变,他彻底否定了沙皇制度,
2 复 活
而俄国社会当时正处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大革命前夜。
托尔斯泰在创作 《复活》上所花费的心血是惊人的。他
为此特地参观了莫斯科和外省的许多监狱,上法庭旁听审判,
接触囚犯、律师、法官、狱吏等各种人物,深入农村调查农
民生活,还查阅了大量档案资料,流行分析研究。托尔斯泰
连续多年沉浸在创作的激情中,在前六年里,他先后写出了
三份草稿。可是,后来他觉得写不下去,而对已经写出的草
稿又感到极其不满,他十分苦恼。柯尼讲的故事经过托尔斯
泰的 “变形”,结局成为男女主人公捐弃前嫌,终成眷属,虽
被流放西伯利亚,但男的著书立说,教育孩子,女的读书进
修,帮助丈夫,两口子过着安宁的生活。但托尔斯泰后来发
觉这样描写男女主人公的命运,不符合生活的真实,而纯属
个人的愿望,因此是虚假的。不仅如此,托尔斯泰 目睹亿万
人民的苦难,觉得光写两个人的个人命运是远远不够的,他
要深刻揭示黑暗的沙皇帝国,真实反映被侮辱被损害的人民
的命运。因此,以忏悔贵族这一男主人公作为主线的写法必
须改变,而应该以平民女主人公玛丝洛娃的生活遭遇作为主
线,并通过这条主线来广泛描写人民的苦难。
接着,托尔斯泰的创作思想又有进一步的发展。他认为
应该使女主人公的心灵不断升华,最后显得光彩照人,而把
男主人公则写成具有高尚追求而又有可笑缺点的与众不同的
忏悔贵族。《复活》的定稿就反映了作者的这一构思。不过,
托尔斯泰这时仍没有放弃男女主人公最终结为眷属的设想。
这种设想一开始就在托尔斯泰的头脑里生了根,他确实希望
两个不幸的好人最终能获得幸福。但这样的幸福有没有根据,
复 活 3
托尔斯泰心里产生了怀疑,最后他得出结论:男主人公既不
可能使女主人公在精神上复活,而精神上复活了的女主人公
也不可能跟他结婚,共同生活。这才是生活的真实。托尔斯
泰明确这一点时,离最初动笔已有九年,但从此到最后定稿
就比较顺利了。由此可见,托尔斯泰对待创作是何等严肃认
真,精益求精,真象他说的那样,把 “自己的一块肉放进墨
水缸里”。
托尔斯泰把女主人公卡秋莎 ·玛丝洛娃定为全书的枢
纽,着力塑造这个艺术形象,使她在俄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人
物画廊中大放异彩。卡秋莎 ·玛丝洛娃是个平民女性,是俄
罗斯人民中的普通一员。她身上反映了下层人民的朴素、纯
洁和善良,也表现出不合理社会对她的肆意蹂躏和残酷迫害。
她的一部血泪史是对统治阶级最有力的控诉和最无情的鞭
笞。
卡秋莎 ·玛丝洛娃原是个象水晶一般纯洁的姑娘,她天
真活泼,聪明伶俐,对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她对聂赫留朵
夫最初的感情是一种少女朦胧的初恋,但这种感情不久就被
贵族少爷糟蹋了。她怀孕后被驱逐出贵族之家,历尽人间沧
桑,沿着社会的阶梯不断往下滚,最后滚进火坑,过了七年
非人的生活。但苦难还没有到头,她又被诬告谋财害命,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