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概 述 陈科文 主讲 主要内容 一、数据压缩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1、数据压缩的理论基础 2、数据压缩技术的分类 二、常用数据压缩技术 1、典型统计编码的原理 2、典型预测编码的原理 3、典型变换编码的原理 4、分析-合成编码的思想 三、数据压缩技术的评价与选择 (一) 数据压缩的 基本原理与方法 1.1 数据压缩的理论基础 (1) 一、 为什么要压缩? 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数据量很大,如果不进行处理,计算机系统几乎无法对它进行存取和交换。 例如: 一幅具有分辨率为(640×480)的真彩色图像(24b/像素),它的数据量约为7.37Mb/帧,那么,一个 100 MB(Byte)的硬盘只能存放约100幅图片。 对于视频, 若以25帧/秒的速度全屏显示,则要求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必须达到184Mb/s。 对于声音也是如此,若采用16b样值的PCM编码,采样速率选为44.1kHZ,则双声道立体声声音每秒将有176KB的数据量。 1.1 数据压缩的理论基础 (1) 多媒体数据压缩的目的: 节省存储空间 便于实时处理和传输 节省通信等费用 1.1 数据压缩的理论基础 (2) 二、能否压缩 ? 声音、图像、视频等信号本来是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原始的或再现的),经数字化编码后所得到的各个数据样本之间必然存在某种相关性,即出现了“数据冗余 ”。 信息论也认为:若信源编码的熵大于信源的实际熵,该信源中一定存在冗余度。 可见,视频、图像、声音等多媒体数据有很大的压缩潜力! 压缩就是把冗余的数据尽量去掉。 1.1 数据压缩的理论基础 (3) 三、多媒体数据的冗余性: 多媒体数据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数据冗余。 例如: 对于一幅图象,往往相邻的象素点的颜色是相同的,象素点间(水平、垂直)颜色数据有冗余。 (空间冗余) 对于视频,若图象稳定或只有轻微的改变,运动序列中连续的多个帧间存在冗余。 (时间冗余) 1.1 数据压缩的理论基础 (3) 数据冗余的种类: 空间冗余:在同一幅图像中,规则物体和规则背景的表面物理特性具有相关性,这些相关性的光成像结果在数字化图像中就表现为数据冗余。 时间冗余:时间冗余反映在视频图像序列中就是相邻帧图像之间有较大的相关性,一帧图像中的某物体或场景可以由其它帧图像中的物体或场景重构出来。 音频的前后样值之间也有时间冗余。 1.1 数据压缩的理论基础 (3) 信息熵冗余:信源编码时,当分配给第i类码元Yi的比特数b(Yi)= -logPi (其中,Pi为Yi出现的概率) ,才能使编码后单位数据量等于其信源熵,即达到其压缩极限。但实际中各码元类的先验概率很难预知,比特分配不能达到最佳。实际单位数据量 d H(熵),即存在信息冗余熵。 视觉冗余:人眼对于图像场的注意是非均匀的,人眼并不能察觉图像场的所有变化。事实上人类视觉的一般分辨能力为26灰度等级,而一般图像的量化采用的是28灰度等级,即存在着视觉冗余。 1.1 数据压缩的理论基础 (3) 听觉冗余:人耳对不同频率的声音的敏感性是不同的,并不能察觉所有频率的变化,对某些频率不必特别关注;另外多种声音之间还有掩盖效应,因此存在听觉冗余。 其它冗余:包括结构冗余、知识冗余等。 1.2 数据压缩技术分类 (1) 四、 数据压缩技术的分类 根据解码后数据与原始数据是否完全一致来分: (1)无失真压缩法(无损压缩、熵编码) 由于不会失真(不会损失“熵”),多用于文本、数据的压缩;也可作为视频图像的辅助压缩手段。 (2)有失真压缩法(有损压缩) 大多数图像、声音、动态视频等媒体数据的压缩是采用有失真压缩。 1.2 数据压缩技术分类 (2) 从信息语义角度来分: (1)熵编码 (Entropy Coding) 熵编码是一种泛指那些不考虑被压缩信息的性质的压缩编码技术。它是基于平均信息量(熵)的技术,把所有的数据都当作比特序列,而不根据信息的类型来优化压缩。也就是说,熵编码忽略被压缩信息的语义内容。 熵编码分为:行程编码 (含:消除重复序列、消零或消空格)、统计编码等。 1.2 数据压缩技术分类 (2)源编码(Source Coding) 源编码的冗余压缩取决于初始信号的类型、前后的相关性、信号的语义内容等。当然,压缩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数据的语义内容,比起熵编码(平均信息量编码),它的压缩比更大。 源编码主要分为:预测编码、变换编码、向量量化等。 数据压缩技术分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