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等岩石力学-岩石力学实验要点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 验 标 准 1、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 50266-99 2、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 JTG E41-2005 3、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 DL/T5368-2007 4、 铁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TB10115-98 5、岩石试验规程( 冶金行业标准)YBJ 46-1993 1.比重  岩石的比重是岩石固体部分的质量和4℃时同体积纯水质量的比值(颗粒密度:岩石固相的质量与固相体积之比。它不包括孔隙在内,因此其大小仅取决于组成岩石的矿物密度及其含量) 试验方法: 比重瓶法 步骤: 粉碎 过筛 烘干 称重 放入比重瓶 排气 读数(计算) m1—瓶和装满的试液质量 ms—岩粉质量 m2—瓶、试液、岩粉质量 γ0—试验温度下试液的密度 2.岩石的密度 岩石试件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即单位体积的岩石质量(T/m3 、 g/cm3 )。  岩石的重度   岩石试件的重力与体积之比,即单位体积岩石产生的重力(KN/m3 )。 (1)、天然密度 岩石在天然条件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饱和密度 岩石中的孔隙都被水填充时单位体积的质量 (3)、干密度 岩石孔隙中的液体全部被蒸发,试件中仅有固相和气相的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天然岩石中包含着数量不等、成因各异的孔隙和裂隙,是岩石的重要结构待征之一,通称为岩石的孔隙性。 孔隙率 n:孔隙的体积与总体积的比值 孔隙比 e:孔隙的体积与固体的体积之比 1、含水量W 岩石孔隙中含水的质量与岩石总质量之比的百分数  2、含水率ω 岩石孔隙中含水的质量与固相质量之比的百分数 3、吸水率(自然吸水率) 烘干岩石自由浸水48小时后吸入水的质量与固相质量之比的百分数 m0—烘干岩石浸水48小时后的质量 4、饱水率(饱和或强制吸水率) 烘干岩石经高压、煮沸或真空抽气饱和后吸入水的质量与试件固体的质量之比的百分数。 4、饱水系数kW 岩石饱水系数是指岩石吸水率与饱水率的比值,以百分率表示。 5、岩石的渗透性 岩石在一定的水压力作用下,水穿透岩石的能力。水只能沿连通孔隙渗透,岩石透水的大小可用渗透系数衡量,它主要决定于岩石孔隙的大小、方向及其相互连通情况。 假如岩石服从虎克定律(线性弹性材料),则压缩时的割线弹性模量E由下式给出:   试验对岩体施加荷载,造成洞中一定长度内的岩体产生径向压缩,岩体变形控制在弹性阶段。变形模量可按弹性厚壁圆筒理论求得: 方法2要点:在垂直岩壁上刻槽布置,则岩体的变形模量E可按布辛涅斯克的弹性理论求得。当实测位移已知时,变形模量为: 1.要点:可按施加的推力与剪切面之间的夹角的大小来决定采用不同的加荷方法。双千斤顶试验中,一组试验不少于五块试件。 式中: p—垂直千斤顶压力表读数(MPa) t —横向千斤顶压力表读数(MPa) F1—垂直千斤顶活塞面积(cm2) F2-横向千斤顶活塞面积(cm2) F-试件剪切面面积(cm2) α—横向推力与剪切面的夹角(通常取15°) 注1: 当剪切面上存在节理裂隙时,抗剪面积将分为剪断破坏和滑动破坏两部分,而把剪断破坏当作有效抗剪面积Fa,滑动破坏时的滑动面积为Fb。 (二)单千斤顶法 1、要点:单千斤顶法是现场无法施加垂直应力的情况下采用的。在山坡上或平洞内的预定剪切面上挖成各种主应力方向与固定剪切面成不同倾角的试件(通常剪切面倾角为15-35°) 2.破坏面上的正、剪应力计算 1.试件:矩形块体,在试洞底板或洞壁的试验位置上,经过仔细凿刻和整平而成的,此矩形试件三边脱离原地岩体,而仅一边与岩体相连。试件的大小可达2.80×1.40×2.80m,试件的基底与岩体相连的面积为2.80×1.40m 粘弹性波:在非线性弹性体中传播的波,这种波,除弹性变形产生的弹性应力外,还又产生摩擦应力或粘滞应力。 塑性波:应力超过弹性极限的波。 冲击波:如果固体介质的变形性质能使大扰动的传播速度远比小扰动的传播速度大,在介质中就会形成波头陡峭的、以超声波传播的冲击波。 3.在固体中可传播的弹性波可分为两类 (1)体波:由岩体内部传播的波(2类)   (a)纵波(又称:初至波、P波)  质点振动的方向和传播方向一致的波,它产生压缩或拉伸变形。 (b)横波(又称次到波、S波)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