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电网络预备知识教程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电网络预备知识 陈 柏 年 CATV机线员大赛培训之1 2014年12月北京 两个重要定义 1、有线电视CATV (Cable Television):用射频电缆、光缆、多路微波或及其组合来传输、分配和交换声音、图像及数据信号的电视系统。 2、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HFC(Hybrid Fiber Coax CATV network ):用光纤和射频同轴电缆的组合来传输、分配和交换声音、图像和数据信号的有线电视网络。 无线电波频段划分 Radio frequency division 双向HFC网频率规划 频率规划图 有线数字电视下行频道的五个频段 网络管理上、下行信道的频率配置建议 我国现有的CATV系统 我国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的层次结构 分为四级: 国家级广播电视干线网(简称国干网) 省级广播电视干线网(简称省干网) 地区级广播电视网(简称地市网) 县级广播电视网(简称县级网) 全国广电有线电视 SDH/DWDM干线传输网 国家级基础干线网的两个平台 国家级基础干线网的两个平台 2、数据传输平台(B平台): 传输体制:基于IP over DWDM和IP over SDH, 互联互通:实现全国省、市广电数据平台高带宽、高冗余度、高可靠性以及高可扩展性的的互联互通, 开展业务:灵活地为用户提供数据交换业务以及其他各种增值业务,包括Internet接入、虚拟专网、内容中心/数据中心、节目制作与交易、透明通道和IP电话等。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 NGB: Next Generation Broadcasting Network 以有线电视数字化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的成果为基础,以自主创新的“高性能宽带信息网”(3TNet)核心技术为支撑,适合我国国情的、“三网融合”的、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全程全网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 目标:把电视这种形态,从接收信息的窗口,变成了交互信息的桥梁。把家庭物联网作为广播电视网的自然延伸。 广播电视从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转变 NGB性能要求-信息高速公路 (1)网络框架:按下一代网络框架建设的超高速网络, (2)核心传输带宽:超过每秒1千千兆比特, (3)每户接入带宽:超过每秒40Mbit/s,比现在快1000倍, (4)提供业务:高清晰度电视、数字音频节目、高速数据接入和话音等“三网融合”业务。 (5)业务保障:具有可靠的服务保障和可管可控的网络运行属性。 (6)综合技术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能够满足未来20年每个家庭 “出门就上高速路”的信息服务总体需求。 NGB网络逻辑图 网络技术-自主研究成果 (1)城间骨干网路由交换传输技术-“3Tnet”的研究成果 具体采用: 由Tbps路由器构成的密集波分复用DWDM(Denseness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光传输技术 支持组波的自动交换光网络MB-ASON (Automatic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的Tbps光交换技术。 (2)城域网接入汇聚技术-大规模接入汇聚 采用由大容量的宽带远程接入路由器ACR (Access Converging Router)构成的全分布式无阻塞交换结构与接入网络对接。 ACR设备:大容量的BRAS(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接入路由器,采用全分布式无阻塞交换结构—第5代路由平台,总交换容量达到640G,单节点覆盖≥6万户。直接将信息网推到用户门口,凸显 “出门就是高速路”的高性能宽带特性。 (3)接入技术-多种接入技术手段 具体采用 无源光网络PO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缆桥(Cable Bridge)技术。 DOCSIS3.0 (Data Over Cable Service Interface Specification)技术,研究CMTS与ACR设备对接技术,继承CMTS的优点,发扬ACR大容量IP路由能力,在实现大规模汇聚的同时,实现接入层业务流与网络层IP包的映射,在网络层为相关业务提供QoS保障,从而保证业务的效果和质量。      家庭用户    企业用户    未来发展 (PON+缆桥)      (PON以太交换机)   (FTTH) 有线网络136工程 配合国家级有线网络公司的组建,从技术角度建设一个技术工程,这个工程包括: 一个平台: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的平台; 一个中心:全国内容分发交换中心; 三个系统:内容监控、运营支撑结算、骨干网传输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