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1摘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1摘要.ppt

* 课程标准: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冶金业—— 冶铜、冶铁、炼钢 制瓷业—— 制陶业、制瓷业 丝织业—— 丝织业、棉织业 1、冶金业 南北朝时期 北宋时期 汉代 战国时期 春秋晚期 冶铁 西周 商代 新石器时代晚期 冶铜 成就 时期 行业 已掌握冶铜技术 代表作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 作品多为礼制象征,代表权力和秩序。 出现人工冶炼的铁器 铁器大量出现,炼钢和淬火工艺发展 汉武帝时代推行铁业官营制度 冶铁开始以煤炭做燃料 创造出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出现灌钢法 有了以煤作为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 司母戊方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重832.84千克。 四羊方尊:商晚期的贮酒器。商代方尊中现存最大的一件,高58.3厘米,重约34.5公斤。羊在古代寓意吉祥,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酒礼器中的至尊气象,被誉为青铜器“十大国宝”之一。 战国的铁农具 越 王 勾 践 宝 剑 水排是我国古代一种冶铁用的水利鼓风装置。人类早期的鼓风器大都是皮囊。一座炉子用好几个囊,放在一起,排成一排,就叫“排囊”用水力推动这些排囊,就叫“水排”。 水排发明于东汉早期,是南阳太守杜诗(?-38)在总结劳动人民实践经验基础上发明的。 【世界惊叹】《史记》中谈到楚国宛出产的兵器刃锋象蜂刺般厉害,学者判断是钢材制作的。而当时西方古罗马士兵使用的刀剑是熟铁过于柔软,在战场上交锋时一刺便弯,再刺之前非要放在地上用脚踩直不可。公元1世纪时欧洲学者曾经说过:“虽然铁的种类多,但是没有一种能和中国的钢比美。” 炒钢——即将生铁加热,撒入矿石粉,降低含碳量使之接近钢或熟铁。 灌钢法——将熔化的生铁液灌在熟铁上以改变碳分,产出硬度高、性能好的钢。 2、陶瓷业 宋代 东汉 元朝 清代 唐代 北朝 制瓷 (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陶逐渐发展到瓷) 唐代 原始时代 制陶 成就 时期 行业 早期瓷器是一种釉陶,又称原始青瓷。 晚期首创釉下彩绘,绘画和彩绘用于装饰。 烧出成熟的青瓷 烧出成熟的白瓷 制瓷业已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青瓷和白瓷两大体系,代表是越窑…邢窑… 瓷窑遍布全国各地,五大名窑 出现青花瓷 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宣德年间青花瓷很有名;瓷都“景德镇” 唐三彩 新石器时代出现陶器 中国首次发现古人类用于蒸制食品的套装陶器 唐三彩 唐朝越窑青釉秘色瓷碗 东汉技术趋于成熟 青釉四系瓷罐 青瓷双系壶 北朝 白釉四系罐 此罐胎料含铁量极低,釉色乳白中泛青,是早期白瓷脱胎于青瓷的表征。 白瓷的烧制,是逐步降低胎釉中的含铁量实现的,它是制瓷技术的重大进步。 唐代南青北白 唐代越窑青瓷莲花碗 唐朝邢州的白瓷碗 汝窑 定窑 钧窑 官窑 哥窑 景德镇 宋朝出现五大名窑 元代出现青花梅瓶 青花瓷指一种在瓷胎上用钴料着色,然后施以透明釉,以1300℃左右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由于釉下钴料在高温烧成后,呈现出蓝色,故习称“青花”。瓷质细洁纯白,配以釉下彩的蓝色彩绘,幽菁雅淡,深受人们喜爱。 清乾隆胭脂红珐琅彩鼻烟壶 清代的彩瓷、珐琅彩 3、纺织业 元朝 明代 宋代 唐代 汉代 周代 商代 新石器 成就 时期 纺织技术已经萌芽,原料最初用的是麻和葛。 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 从事纺织生产的与……并列,称作“国有六职” 花色品种多样,丝织品远销到地中海地区,中国因此被称为被称为“丝国” 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规模也相当大 棉花种植普及,棉织技术推广到…,丝织工艺水平提高 黄道婆推广织造技术。棉布逐渐成为当时民众主要衣料 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在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新石器时代原始纺织业出现 最初原料:麻和葛 麻 葛 1972年出土于马王堆一号汉墓的此款素纱蝉衣,轻盈飘逸,薄如蝉翼。 包括领及两袖口镶边总重量才49克,纱的经丝、纬丝纤细。 其投影宽度仅0.08厘米,古诗形容为“轻纱薄如空” 丝绸之路上出土的汉代绢地刺绣 元代棉纺织业迅速发展 宋末元初,边疆地区种植的棉花迅速向内地传播。黄道婆将她从海南黎族那里学来的纺织技术加以革新,推广了“捍、弹、纺、织 之具”, 发明了脚踏三锭纺车,使棉纺织业迅速发展。松江在元明时期成为全国棉纺织中心。 黄道婆 脚踏三锭纺车 御寒棉衣 明代后期棉布衣服逐渐取代麻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老少贵贱皆用之。 1、(2013·四川卷) 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 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

文档评论(0)

糖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