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南京市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数学
江苏省南京市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的值等于
A.3 B.-3 C.±3 D.
【答案】A.
【考点。利用的定义,直接得出结果考点。考点。利用的定义,直接得出结果D.
【考点】随机抽样样本的抽取。
【分析】D是最合适的.
5.如图是一个三棱柱,下列图形中,能通过折叠围成一个三棱柱的是
【答案】B.
【考点。,则a的值是
A. B. C. D.
【答案】B.
【考点,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7.-2的相反数是________.
【答案】2.
【考点。利用的定义,直接得出结果
考点n边形的内角和。
利用n形的内角和,直接得出的内角和°,(180°-108°)/2=36°
9.计算=_______________.
【答案】.
【考点。
10.等腰梯形的腰长为5㎝,它的周长是22㎝,则它的中位线长为___________㎝.
【答案】6.
【考点。11.如图,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与射线OM交于点A,
再以A为圆心,AO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B,画射线OB,则
cos∠AOB的值等于___________.
【答案】.
【考点】等边三角形和特殊角直角三角形值。
【分析】利用等边三角形内角600的性质和特殊角直角三角形值,直接得出结果
12.如图,菱形ABCD的连长是2㎝,E是AB中点,且DE⊥AB,则菱形ABCD的面积为_________㎝2.
【答案】2.
【考点。 E是AB中点,且DE⊥AB
13.如图,海边有两座灯塔A、B,暗礁分布在经过A、B两点的弓形(弓形的弧是⊙O的一部分)区域内,∠AOB=80°,为了避免触礁,轮船P与A、B的张角∠APB的最大值为______°.
【答案】40.
【考点】同弦所对的圆周角是圆心角的一半。
【分析】为了避免触礁,轮船P与A、B的张角∠APB的最大值是轮船P落在圆周上,利用同弦所对的圆周角是圆心角的一半,直接得出结果。
14.如图,E、F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BC、CD上的点,BE=CF,连接AE、BF,将△ABE绕正方形的中心按逆时针方向转到△BCF,旋转角为a(0°<a<180°),则∠a=______.
【答案】90°.
【考点。与的图象的交点坐标为(a,b),则的值为__________.
【答案】.
【考点】一次函数, 反比例函数,代数式变换。
【分析】
16.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围成一圈依序循环报数,规定:
①甲、乙、丙、丁首次报出的数依次为1、2、3、4,接着甲报5、乙报6……按此规律,
后一位同学报出的数比前一位同学报出的数大1,当报到的数是50时,报数结束;
②若报出的数为3的倍数,则报该数的同学需拍手一次,在此过程中,甲同学需要拍手
的次数为____________.
【答案】4.
【考点】分析题。
【分析】列表
甲 乙 丙 丁 甲 乙 丙 丁 甲 乙 丙 丁 甲 乙 丙 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表中可见。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88分)
17.(6分)解不等式组,并写出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答案】解:
解不等式①得: 解不等式②得:
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是,0,1.
【考点。利用,直接得出
计算
【答案】
【考点。利用,直接得出结果.配方,得,
由此可得
,
解法二: ,
,.
【考点。利用,直接得出
⑴求训练后第一组平均成绩比训练前增长的百分数;
⑵小明在分析了图表后,声称他发现了一个错误:“训练后第二组男生引体向上个数
没有变化的人数占该组人数的50%,所以第二组的平均数不可能提高3个这么多.”你同意小明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⑶你认为哪一组的训练效果最好?请提出一个解释来支持你的观点.
【答案】解:⑴训练后第一组平均成绩比训练前增长的百分数是≈67%.
⑵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因为第二组的平均成绩增加8×10%+6×20%+5×20%+0×50%=3(个).
本题答案不唯一,我认为第一组训练效果最好,因为训练后第一组平均成绩比训练前增长的百分数最大.
【考点】统计图表分析。
【分析】统计图表的分析。
21.(7分)如图,将□ABCD的边DC延长到点E,使CE=DC,连接
AE,交BC于点F.
⑴求证:△ABF≌△ECF
⑵若∠AFC=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地理试卷(一)课件.pptx VIP
- 广州洪德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pdf
- 广州市人民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文本+图纸).pdf VIP
- 关于烹饪的策划书3.pptx
- WALL·E《机器人总动员(2008)》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pdf VIP
- LDT 99.13-2008 建设工程劳动定额市政工程-维修养护工程.docx
- 实验报告之spss频数分析.docx VIP
- 新教科版科学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可打印).docx
- 2022年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整理版).doc
- 某小区高楼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