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巴前陆冲断带构造变形几何类型、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pdfVIP

南大巴前陆冲断带构造变形几何类型、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卷(Volume)33,期(Number)4,总(SUM)123 页(Pages)497~507,2009,11(November,2009)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GeotectonicaetMetallogenia  南大巴前陆冲断带构造变形几何类型、 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徐扬,王存智,程万强,杨坤光 (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430074) 摘 要:南大巴前陆冲断带位于秦岭造山带向四川盆地过渡的部位,是晚三叠世扬子 -秦岭俯冲碰撞与中新生代 以来陆内造山形成的。根据构造变形的几何学特点,自北东向南西发育紧靠城口断层的根带、坪坝断裂与鸡鸣寺 断裂之间的中带、镇巴-鸡鸣寺断裂与铁溪 -巫溪隐伏断裂之间的锋带。各带发育不同的构造变形:根带的冲断 层系统以逆冲叠瓦构造为主控构造组合,同时发育构造三角带、冲起构造和双重构造等组合;中带的冲断褶皱系统 以发育断层相关褶皱组合为主;锋带发育为滑脱褶皱系统,以类侏罗山式褶皱为主控构造,同时发育了箱状背斜、 膝折构造、倒转背斜、平卧褶皱、紧闭背斜、同斜背斜、虚脱不协调背斜等滑脱褶皱。垂向上发育 3套区域性滑脱 层:震旦系泥页岩和寒武系泥页岩、志留系泥页岩、下三叠统膏盐岩;在南秦岭自北而南的推覆作用下,依次沿这 3 套滑脱层逐级抬升而向南滑脱,存在“推覆作用(叠层滑动) 冲断作用(切层滑动) 层滑作用(顺层滑动)”的滑 → → 脱变形序列,从而造就南大巴的多种构造变形类型及其有序分布特征。 关键词:构造变形类型;前陆冲断带;成因机制;滑脱层;南大巴 中图分类号:P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552(2009)04049711   前陆冲断带处在造山带和克拉通的过渡部位, 深入,从而影响了对构造变形成因的认识。为此,依 具有“向前陆方向冲断发生滑动收缩、褶皱的形成 靠地表地质和深部地震剖面,本文从各个构造变形 与冲断层相关、冲断层消失于近水平盖层滑脱层面 单元的单个构造变形、构造组合和构造系统等不同 上”等特征,是挤压型盆 -山耦合研究的核心部位, 尺度,详细解析了南大巴前陆冲断带构造变形特征 也是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贾承造等, 及其分布规律,结合滑脱层的调节作用和冲断前展 2000)。 南大巴前陆冲断带处在南秦岭造山带与四川盆 式扩展的时空特征,揭示出构造变形存在的3个动 地的过渡部位,它既是研究造山带和盆地构造关系 态演化阶段,在此基础上对南大巴构造变形机制进 的关键部位,也是川东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在南 行了初步探讨。 大巴构造样式分析、变形分带性与构造叠加等方面 1 区域地质概况及构造变形单元 取得了很多认识(何建坤等,1997;乐光禹,1998;高 新生等,1998;汪泽成等,2006;董树文等,2006;刘树 大巴山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川陕渝的交界区,是 根等,2006,沈传波等,2007);而对各种构造变形类 秦岭造山带与四川盆地的过渡部位,它西临米仓山 型的区别和相互演变关系的研究(何明喜等,2006; 穹窿,东接武当隆起,南为川东北构造带,北是南秦 李智武等,2006;施炜等,2007;裴振洪,2007)还有待 岭造山带,NWWSEE走向的构造线向南西凸出而 收稿日期:2008-12-08;改回日

文档评论(0)

liyb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