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滇重楼,别名独角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粗壮,茎高20-2500px,无毛,常带紫红色,基部有1~3片膜质叶鞘抱茎。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功效,用于痈肿、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打伤痛、惊风抽搐等症。
植物形态编辑
滇重楼,别名独角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粗壮,茎高20-2500px,无毛,常带紫红色,基部有1~3片膜质叶鞘抱茎。叶5~11枚,绿色,轮生,长7~425px,宽2.2~150px,为倒卵状长圆形或倒披针形,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至圆形,全缘,常具一对明显的基出脉,叶柄长0-50px。花顶生于叶轮中央,两性,花梗伸长,花被两轮,外轮被片4~6,绿色,卵形或披针形,内轮花被片与外轮花被片同数,线形或丝状,黄绿色,上部常扩大为宽2-5mm的狭匙形。雄蕊2~4轮,8~12枚,花药长5~10mm,药隔较明显,长1~2mm。子房近球形,绿色,具棱或翅,1室。花柱基紫色,增厚,常角盘状。花柱紫色,花时直立,果期外卷。果近球形,绿色,不规则开裂。种子多数,卵球形,有鲜红的外种皮。花期4~7月,果10~11月开裂。
滇重楼有“宜荫畏晒,喜湿忌燥”的习性,喜湿润、荫蔽的环境,在地势平坦、灌溉方便、排水良好,含腐殖质多、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中生长良好。滇重楼生长过程中,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和遮蔽度。适宜生长在海拔为1600~3100m的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2~13℃,无霜期270天以上。年降雨量850~1200mm,降雨量集中在6~9月间,空气湿度在75%以上,土壤夜潮,能满足滇重楼生长发育对土壤含水量的需求。在种植滇重楼时,建造的荫棚遮荫度在60%-70%之间,散射光能有效促进滇重楼的生长。
药用价值编辑
我国传统中医认为:滇重楼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功效,用于痈肿、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打伤痛、惊风抽搐等症。
滇重楼药材呈结节状扁圆柱形,略弯曲,长5-300px,直径1.0-112.5px。表面黄棕色或灰棕色,外皮脱落处呈白色;密具层状突起的粗环纹。一面结节明显,结节上具椭圆形凹陷茎痕;另一面有疏生的须根或疣状须根痕。顶端具鳞叶及茎的残基。质坚实,断面平坦,白色至浅棕色,粉性或角质。气微,味微苦、麻。
通过对滇重楼植物的化学成分分析,已从中分离鉴定了50余种化合物,主要有脂肪酸酯、甾醇及其甙、黄酮甙、C27甾体皂甙、C21孕甾烷甙、β-蜕皮激素及多糖,其中甾体皂甙44种,占总化合物的80%以上,甾体皂甙元为螺甾烷醇类、异螺甾烷醇类、味甾烷醇类以及变形螺甾类,均有很强的生理和药理活性。现代药理研究重楼有止血、祛痰和抑菌、镇静镇痛、抗早孕杀灭精子、抗细胞毒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神经性皮炎、外科炎症以及肿瘤等,具有显著的疗效。在我国,重楼是著名的中成药云南白药、季德胜蛇药片、宫血宁胶囊等的主要组成药物。
重楼化学成分复杂,药理活性强,临床应用范围广,国内外学者着眼于其生理活性和独特的药用价值,通过现代药理研究,为重楼的一些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发现了一些新的作用,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经济价值编辑
中药重楼仍主要来自野生,尚无大规模人工种植的产品。随着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以重楼为原料的生产企业用药量大幅度增加,长期掠夺性采挖使野生重楼越来越少。重楼从种植到收获利用需8-10年的时间,制药企业为获取更多原料,大幅度提高重楼收购价格,收购价格达100元/kg以上。收购价格上涨药农采挖积极性,采挖速度远远超过了自然生长速度,导致重楼资源已呈稀缺状态。据资料显示,分布于我国境内的野生重楼80%已被开发利用,仅剩下20%的资源。我国每年消耗重楼1000吨以上,且全部为野生重楼,现有资源再经过5年左右的采挖可能枯竭。重楼资源的稀缺有可能成为制约云南相关制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仅依靠野生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人工种植成为解决重楼资源匮乏的必然选择。而且随着中药材市场的不断扩大和重楼本身所具有的良好药效,重楼的需求量必然将大幅度提高,价格还会上扬。
于2011年5月,由省科技厅主持,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承担,丽江云鑫绿色生物开发有限公司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协作研究的重点新产品计划“滇重楼优势种源繁育及三段栽培法研究与应用示范”(2008BC003)进行了结题验收和成果鉴定。省科技厅机关党委和振远副书记主持验收,奖励办秦穆主任主持成果鉴定,社发处高阳一副调研员、省农科院科研处屈云慧副处长等参加了会议。 滇重楼是宫血宁、热毒清、抗病毒颗粒和季德胜蛇药片等产品的主要原料。该项目针对生产中滇重楼生长周期长达9~10年的实际,创新了三段栽培法,制定了相应的三段栽培法规范化栽培规程;选育登记了“滇重楼1号”和“滇重楼2号”2个有效成分含量高、产量高的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