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与实习指导书介绍.doc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与实习指导书介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测量学》 课程设计与实习指导书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测绘与地理信息系 目 录 一、设计与实习目的 1 二、设计与实习要求 1 三、设计与实习主要内容 1 1、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及桥台、桥墩放样方案设计 1 2、线路工程测量 6 3、建筑物方格网建立 9 一、设计与实习目的 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工程测量实习,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工程测量内容的理解,掌握工程控制网设计及精度估算、线路工程测量及建筑物控制网建立的方法;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能编写出测量技术方案。 二、设计与实习要求 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遵守课程设计与实习的具体项目的要求,独立完成设计内容,并按时上交设计报告。以分组的形式提交实习报告。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树立严谨、求实、勤奋、进取的良好学风。课程设计与实习前学生应认真复习教材有关内容和《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与实习大纲及课程设计与实习指导书,务必弄清基本概念和本次课程设计及实习的目的、要求及应注意的事项,以保证按质、按量、按时完成设计与实习任务。 三、设计与实习主要内容 1、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及桥台、桥墩放样方案设计 (一)工程概况 如图1所示,某地区大桥位于,桥梁全长,桥面总宽18,结构形式为(30+5×40+30)m普通钢筋混凝土双悬臂加挂梁结构。桥的横断面由根变截面T型梁组成。 (1)桥址及周边1:500地形图; (2)桥两岸有国家二等水准点各两个; (3)桥两岸有国家三角测量控制点各两个(可满足桥梁控制及施工测量要求)。 表1 桥梁两侧控制点坐标 点号 X Y Z A 1952.544 89500.907 31.116 B 20479.544 89745.919 41.226 C 19620.278 86873.099 36.278 D 21291.801 86689.395 44.178 图1 桥梁施工控制网设计 (三)设计依据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 12897--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 12898-- 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 GB/T 17160-- 国家三角测量规范 GB/T 17942—2000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T 18314—200 《DZS2自动安平水准仪使用说明书》(北京博飞) 《Leica TC1500用户手册》(瑞士徕卡) (四)等级、精度要求 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宜布设成自由网,并根据线路测量控制点定位。 (2)控制网可采用GPS 网、三角形网和导线网等形式。 (3)控制网的边长,宜为主桥轴线长度的0.5-1.5倍。 (4)当控制网跨越江河时,每岸不少于3点,其中轴线上每岸宜布设2点。 表 等 级 公路路线控制测量 桥梁桥位控制测量 隧道洞外控制测量 二等三角 — >5000m特大桥 >6000m特长隧道 三等三角、导线 — 2000~5000m特大桥 4000~6000m特长隧道 四等三角、导线 — 1000~2000m特大桥 2000~4000m特长隧道 一级小三角、导线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500~1000m特大桥 1000~2000m中长隧道 二级小三角、导线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 <500m大中桥 <1000m隧道 三级导线 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 — — 表 桥长L(m) 跨越的宽度l(m) 平面控制网的等级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 L5000 l1000 二等或三等 二等 2000≤L≤5000 500≤l≤500 三等或四等 三等 500L2000 200l500 四等或一级 四等 L≤500 l≤200 一级 四等或五等 注:1 L 为桥的总长 2 l 为跨越的宽度指桥梁所跨越的江、河、峡谷的宽度。 表 等级 每千米高差中误差 (mm) 路线 长度 (km) 水准 仪型 号 水 准 尺 观测次数 往返较差、附合或 环线闭合差 与已知点联测 附合或环线 平地 (mm) 山地 (mm) 二等 2 --- DS1 因瓦 往返各一次 往返各一次 4√ˉL 三等 6 ≤50 DS1 因瓦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12√ˉL 4√ˉn DS3 双面 往返各一次 四等 10 ≤16 DS3 双面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20√ˉL 6√ˉn 五等 15 -- DS3 双面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30√ˉL --- 注:1.成带节点的水准网时,节点之间或节点与已知点之间的路线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0.7倍。 2.L为往返段附合或闭合环的水准路线长度,km。n为测站数。

文档评论(0)

琼瑶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