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知能检测3
阶段知能检测(三)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支持英国对华发动正义的战争
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
C.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2.(2012·海口模拟)曹润党诗:“不信中原力已疲,忍将和局误师期。谁知辽海消兵日,正是军民痛哭时。”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2012·南通调研)某年,清政府户部奏议说:“就中国目前财力而论,实属万不能堪。然而和议既成,赔款已定,无论如何窘急,必须竭力支持。”同时,“很多汉人目睹了满族政权毫无希望的领导能力后,转向了革命。”据此,与奏议中“和议”“赔款”相关的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2012·济南高三月考)以下图片记录了不同战争留下的记忆,按其所对应战争的先后顺序,排在第三位的是( )
5.(2012·烟台模拟)马克思指出,鸦片不曾产生催眠的作用,而倒产生了惊醒作用,历史的发展好像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可能把他们从原来的麻木状态唤醒似的。马克思所说的“唤醒”主要是指( )
A.鸦片战争期间的爱国官兵抗英斗争
B.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C.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D.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
6.(2012·惠州高三月考)近代中国先后发生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关于下列四幅图片所代表的历史事件说法错误的是( )
A.都是社会各阶级面对中国变化作出的积极反应
B.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进步影响
C.都体现了求民主、反专制的进步潮流
D.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7.(2012·衡州质检)1919年5月,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北京各大高校的学生纷纷走上街头游行示威。中国人民获得合法游行示威的权利始于( )
A.鸦片战争时期 B.维新运动时期
C.民国成立初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8.(2012·济南高三月考)五四运动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篇章,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五四”精神的核心是( )
A.反帝反封建 B.爱国主义
C.无产阶级革命 D.民主科学
9.(2012·武汉高三月考)美国学者费正清指出:“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既要消除国内的军阀统治,又要废除外国人的特权的双重斗争。”这场“双重斗争”取得的最大成果是( )
A.废除了英美等国在华的治外法权
B.收回了外国在华的一切租界
C.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形成了全国性的革命高潮
10.(2012·台州联考)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最后的死命。”这表明( )
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11.1939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发起了“激发国人爱国热情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中共表示“基本上拥护此纲领”,并在党内外做出了明确部署。中共做出如此积极的回应主要是基于该运动( )
A.合乎国共两党合作方式的需要
B.符合中共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愿望
C.能促使国共合作抗日政策的实现
D.符合调动国人坚持抗日的抗战精神
12.(2012·苏北四市期末)“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费正清《观察中国》)中国近代最有利于实现这两个梦想是在(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
13.(2012·嘉兴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治外法权,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目光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他们想那是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巴黎和会期间)中国代表团向大会提出《中国希望条件之说帖》。《说帖》提出废除外国人在中国的特殊利益,并列举了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第四项就是要求撤销外国在华的领事裁判权。
——程道德《试述中华民国政府废除
列强在华领事裁判权的对外交涉》
材料三 1943年1月11日,中国驻美大使魏道明与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