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A型花岗岩的概况;大纲;A型花岗岩定义;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Rb含量较高,Sr和Ba含量较低。虽然Ba在国内外的含量有一定差异但是存在一定规律即在花岗岩中ISAM, Nb含量也有类似的规律,即ASIM
贾小辉认为A型花岗岩中得F含量不能作为区分A型和I型花岗岩的标准,F含量只是由岩浆分异程度的强弱决定的。
周章宇:因为Mg在花岗岩中的含量普遍不高因此具有实际有意义的是FeOT/MgO比值(Eby,1990)
; A型花岗岩分类;张旗认为左侧判别图解只能用来解释和区分的是A型和非A型,而不是A型与I、S、M型
;一、花岗岩分类;2. A型花岗岩和高分异S型花岗岩区分
A型花岗岩相比于S型花岗岩的区别:相对于A型花岗岩来说,高分异的S型花岗岩P2O5(均值0.14%)含量更高,Na2O(均值2.81%)含量更低,而且随着分异程度增强而增加,表现与A型花岗岩相反的趋势。再加上高分异的S型花岗岩通常落于同碰撞花岗岩区域
;;;二、A型花岗岩内分类;Y-Nb-Ce、Y-Nb-Ga×3三角图解或者Rb/Nb-Y/Nb、R1-Ga/Al图解来判别A1与A2亚类,A1亚类富Nb而A2亚类富Y;刘昌实认为在Bechelor等(1985)提出用R1(4Si-11(Na+K)一2(∑Fe+Ti),千原子数)和R2因子(6Ca十2Mg+Al,千原子数)来判别A1,A2型极为有效。(Al亚型)由于低SiO2、富全碱(Na2O+K2O),故R1因子普遍偏低,有的似长石正长岩R1为负值。这表明Al和戊亚型岩石其Rl因子数值相差有若干个数量级。;许保良等(1998)从岩石学角度对前人各分类中涉及的岩石进行总结,指出A型花岗岩至少包括非造山和造山两种构造环境的7种岩石类型(或组合)其中前4个亚类出现在非造山构造环境,后3个亚类出现在造山期后构造环境。
环状杂岩体中的碱性准碱性-准铝质岩类、
斜长岩-微纹二长岩-紫苏花岗岩钾质(环斑)花岗岩类、
层状杂岩体中的酸性岩类
正长岩-花岗岩类
二长-正长花岗岩类
碱长-碱性花岗岩类
碱钙性花岗岩类;物源讨论;;侵入地壳拉张环境中的地幔玄武质岩浆通过高度结晶分异和/或液态不混染作用直接衍生出A型花岗岩
地幔岩浆在侵位过程中,通过壳幔相互作用(例如,与地壳岩浆之间的混合和/或受长英质地壳岩石的结晶混染作用)而产生SiO2饱和的A型花岗岩
底侵的地幔高温镁???质岩浆为上覆地壳物质通过深熔作用(anatexis)形成A型花岗岩浆提供所需的能量
A型花岗岩的产出总是伴随着岩石圈的拉张减薄,而岩石圈的减压卸载又与地幔物质的上涌底侵作用密切相关。
;;;;构造环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