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现状 英雄五壮士 晋 察 冀 大举进犯 坠落山涧 粉身碎骨 叽里呱啦 纷纷滚落 全神贯注 昂首挺胸 居高临下 斩钉截铁 热血沸腾 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接受任务 痛击敌人 顶峰歼敌 引上绝路 英勇跳崖 ↖ ↖ ↙ ↖ 9月24日清晨,3500多名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从四面八方向狼牙山包抄。日军实施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整个狼牙山地区顿时烈火熊熊,浓烟滚滚,当时被合围在狼牙山上的地方党政机关干部和周围村庄的群众达三四万人,为掩护党政机关和乡亲们突围,我们七连奉命担任后卫,待大家安全转移后,再留下一个班拖住敌人,最后转移。 我们班长马保玉得知这一消息,便去找指导员求战,要求把拖住敌人的任务交给我们班。连长、指导员知道我们班战斗力强,经商量,同意了我们的请求。当时我们班除因伤病住院外,只剩下5人。即班长马保玉,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副班长是我。 (以上资料选自《党史博采?》1995年第12期??《视死如归壮军威——忆狼牙山之战》(葛振林自述)?24-25页) 引上绝路: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的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他们前面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走上这条路就意味着( )。 另一条是通向( 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上这条路就意味着( )。走哪一条路呢? 痛击敌人 为了拖住敌人,五位壮士一边痛击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山狼牙山。 班长马宝玉……… 副班长葛振林……… 战士宋学义…….. 胡德林和胡福才…… 敌人…… 顶峰歼敌: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顶峰,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 班长马宝玉抢前一步,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到:“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思考:这两个片段,分别运用了怎样的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呢?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想象: 此时此刻,他们也许在想…… 英勇跳崖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有关故事的后续报道…… 五位壮士在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之后。其中葛振林和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其他3名战士壮烈牺牲。5名战士与敌人激战一整天,打退敌人十几次进攻,歼灭500多敌人。他们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来自敌人的折服……. 五位壮士英勇跳崖之后,爬上崖头的日军,面对五勇士跳崖处,随着指挥官的口令整整齐齐地排成几列,恭恭敬敬地三鞠躬。这群“皇军武士”,终于发现和他们3000多人激战一天的八路军,仅仅只有五人,他们震惊之余,完全被我中华勇士捐躯殉国的牺牲精神折服了! 永远的缅怀…… 在五壮士曾经生活过的连队,至今保留着这样一个传统,每天早晨点名时,连长喊马宝玉、葛振林……队列里一片肃静,没有人应答,直到点到第六名战士的姓名时,才有人答“到”。 2005年,幸存下来的葛振林老人,因病去世,当地群众纷纷送来花圈,含泪告别这位名震中外的抗日英雄。中外无数的游人前往狼牙山,缅怀先烈的英雄事迹。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