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2014·全国课标Ⅱ,31)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 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________。 (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解析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传递效率为10%~20%,据表中能量值可以确定戊是第一营养级,乙和丙为第二营养级,甲为第三营养级,丁为第四营养级,进而确定食物网应该是 (2)由(1)中可知,甲和乙为捕食关系。在此食物网中戊是生产者,其他种群乙、丙、甲、丁均为消费者。 (3)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主要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就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如C、H、O、N、P、S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流动,碳主要以CO2的形式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往复循环。 答案 (1) (2)捕食 消费者 (3)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 2.(2014·全国卷,33)现有A、B两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其生物组成和光照条件见下表。一段时间后,发现A瓶的生态系统较B瓶的稳定。 注:“+”表示有,“-”表示无。 请回答: (1)A瓶中微生物、浮游藻类、水草和浮游动物共同组成了一个________,浮游藻类和水草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B瓶中浮游藻类种群密度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浮游动物的种群密度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一定区域中全部生物的总和构成生物群落,因此A瓶中的微生物、浮游藻类、水草和浮游动物共同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浮游藻类和水草都为生产者,会争夺光照、生态瓶中的无机盐等,因此两者为竞争关系。 (2)B瓶缺乏光照,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一段时间后浮游藻类的种群密度将降低;藻类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但使其数量减少,也会导致瓶内O2含量减少,而浮游动物以植物为食,因此浮游动物会因食物和氧气不足导致其种群密度降低。 (3)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最终分解成无机物,重新供生产者利用。 答案 (1)生物群落 竞争 (2)降低 没有光照,藻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降低 氧气与食物不足(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最终分解成无机物 本考点属于高考热点,考查内容涉及生态系统的成分、营养结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等,考查题型多样,内容丰富,近年高考对依据情境信息自行构建食物网及能量分流模型考查更多。 ②再根据两者中有“3”个指出箭头的D为“ ”,有“3”个指入箭头的C为“ ”。 ③最后根据D→A、A→B、D→B,确定A为 、 B为 。 (2)若问D、A、B具体是什么生物,则D主要为绿色植物,A主要为动物,B主要为腐生的细菌和真菌。 2.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的“三个角度” (1)某一营养级的生物所代表的是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不代表单个生物个体,也不一定是一个种群,甚至可能不属同一物种。 (2)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 (3)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可出现多种,如狼和狐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3.能量在各营养级间流动过程分析 由此可见:(1)摄入量-粪便量= 。 (2) =用于生长、发育、繁殖量。 (3)一个营养级粪便量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量,而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4.信息传递的“三种类型”与“三类功能” (1)三种类型:物理信息, 信息, 信息(强调肢体语言) (2)三类功能:①个体生存所必需;②种群 所必需; ③调节 ,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 1.(2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MSA测量系统分析-二次元.pdf VIP
- 视频处理软件:Final Cut Pro二次开发_(1).FinalCutPro二次开发概述.docx VIP
- 公司气象灾害防御方案气象灾害防御条例.doc VIP
-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pptx VIP
- 2023年《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20.docx VIP
- 专题13 《红岩》中考真题及典型习题训练 (解析版)-2021年中考语文常考名著之阅读指导及真题训练.docx VIP
- TCECS 618-2019 压接式碳钢管道工程技术规程.pdf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知识培训.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