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前言
利率是借贷资金的价格,是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联系实物部门与金融部门的一个变量,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要枢纽。
利率市场化是指中央银行放松对商业银行利率的直接控制,把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利率水平。
长期以来,我国的利率始终是一种以行政定价为主导和特征的行政管制利率。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利率管制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稳定金融秩序发挥过积极的意义,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初见成效,金融体制改革却滞后于经济发展形势,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瓶颈”。同时,在金融体制改革中,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其核心环节,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已是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深化的关键。
在市场经济框架内,无论是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还是构造微观经济运行机制,均离不开利率手段的调节,利率市场化是必然趋势。利率市场化是当前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而我国的金融体系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和金融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对国家经济和金融的发展与安全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我国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得以改变,进而从外部推动银行资自身进行变革,以适应金融全球化的浪潮。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必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生存环境和经营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如何从容应对利率市场化形势,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再日益开放的经营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已成为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与现状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我国利率市场化大致遵循了以下路径:
1993年: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大《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中国利率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以市场资金供求为基础,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调控核心,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各种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的市场利率管理体系。     1996年6月1日,人民银行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此举被视为利率市场化的突破口。     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放开。1998年8月,国家开发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首次进行了市场化发债,1999年10月,国债发行也开始采用市场招标形式,从而实现了银行间市场利率、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发行利率的市场化。     1998年:人民银行改革了贴现利率生成机制,贴现利率和转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的基础上加点生成,在不超过同期贷款利率(含浮动)的前提下由商业银行自定。再贴现利率成为中央银行一项独立的货币政策工具,服务于货币政策需要。     1998年、1999年:人民银行连续三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文章《关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若干思考》中坦承,2003年之前,银行定价权浮动范围只限30%以内。 
1999年10月,人民银行批准中资商业银行法人对中资保险(放心保)公司法人试办由双方协商确定利率的大额定期存款(最低起存金额3,000万元,期限在5年以上不含5年),进行了存款利率改革的初步尝试。2003年11月,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可以开办邮政储蓄协议存款(最低起存金额3,000万元,期限降为3年以上不含3年)。     2000年9月,放开外币贷款利率和300万美元(含300万)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300万美元以下的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仍由人民银行统一管理。2002年3月,人民银行统一了中、外资金融机构外币利率管理政策,实现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外币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2003年7月,放开了英镑、瑞士法郎和加拿大元的外币小额存款利率管理,由商业银行自主确定。2003年11月,对美元、日元、港币、欧元小额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商业银行可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变化,在不超过上限的前提下自主确定。      2004年1月1日,人民银行再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9,1.7],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9,2],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再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规模大小分别制定。扩大商业银行自主定价权,提高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企业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扩大到70%,下浮幅度保持10%不变。     2004年10月,贷款上浮取消封顶;下浮的幅度为基准利率的0.9倍,还没有完全放开。与此同时,允许银行的存款利率都可以下浮,下不设底。     2006年8月,浮动范围扩大至基准利率的0.85倍;2008年5月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为支持灾后重建,人民银行于当年10月进一步提升了金融机构住房抵押贷款的自主定价权,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0.7倍。2012年6月,我国央行进一步扩大利率浮动区间。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7月,再次将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生态浮岛及其设计详解.pptx VIP
- 企业数据资产入表操作指引(202403).pdf VIP
- 生态浮岛及其设计.ppt VIP
- 电力设备设计软件:EPLAN二次开发_(13).EPLAN项目管理与版本控制.docx VIP
- 生态浮岛技术-洞察及研究.docx VIP
- 河南科技大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简单电子线路测试题.docx VIP
- 电力设备设计软件:EPLAN二次开发_(9).EPLAN报表生成与定制.docx VIP
- 农药资质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doc VIP
- 05J927-1 汽车库(坡道式)建筑构造.docx VIP
- 2024秋国开《法律职业伦理》形考任务一至三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