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 犯罪现场保护
一、保护现场的概念
保护现场是指侦查人员、基层公安保卫人员以及社会单位、公民依法对可疑犯罪现场实施警戒、封锁,以保护其发生、发现时状态及勘查状态的行为。
一、保护现场的概念
保护现场应该是全社会的义务,主体既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个人。
保护现场是一种封闭行为。
保护现场贯穿于现场勘查全过程。
保护现场,既有社会行为,也有侦查行为
二、保护现场的意义
有利于查明现场内发生的犯罪行为
有利于收集犯罪证据和发现侦查线索
有利于保守现场勘查工作的秘密
死案
新发案件
杀人
抢劫
盗窃
久侦不破
僵案
三、保护现场的原则
迅速及时的原则。
紧急情况优先处置原则。
尽量保持现场原始状态的原则
四、现场保护分类
指的是被动的进行现场保护。发了案,赶赴发案现场,证实有案发生,打电话报告,等着技术部门出勘现场。
现场保护
静态现场保护
动态现场保护
主动的对发案现场进行保护。当案件发生了,积极主动的对现场情况进行初步访问,对现场上易消失和易破坏的痕迹物品等进行保护,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和紧急措施。
五、保护现场的任务
核实情况,迅速上报
划定保护区的范围,封锁现场
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紧急措施
收集对案件的反映,登记在场的证人
向侦查人员汇报有关情况
在现场勘查指挥员统一领导下,继续搞好现场保护工作,直至勘查完毕。
现场保护时注意要点
核实情况,迅速报案,划定保护区范围,封锁现场;
对刑事发案现场应采取动态保护措施;
不要在现场上吸烟、吃零食等;
不要随意触摸现场上的物品;
不要在现场上询问当事人、证人等;
注意发现关联现场;
严格保守现场秘密;
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六、保护现场的方法
(一)保护现场的警戒措施
设置“人墙”。
设置障碍物,划警戒线。
封锁交通道口,指挥现场交通。
张贴布告、关闭大门、划出通道。
警戒现场时的同步工作
劝退或撤离现场围观人员。
禁止外人闯入保护区。
圈养或赶走家禽、牲畜。
设置现场接待站。
六、保护现场的方法
(二)室外现场的保护方法
范围较大的现场
范围较小的现场
有道路通过的现场
发生在住户院内空地上的现场
六、保护现场的方法
(三)室内现场的保护方法
单门独院的室内现场
楼群内某个办公室或住户的室内现场
其他范围较小的室内现场
六、保护现场的方法
(四)重特大案件现场的特殊保护方法
通常的做法是将现场分为三层保护。
核心保护区
区域保护区
一般性保护区
六、保护现场的方法
(五)现场痕迹、物品的保护方法
手印
鞋印
工具
痕迹
物品
传统痕迹物品
生物
物证
电子
物证
六、保护现场的方法
(五)现场痕迹、物品的保护方法
生物物证
血迹
精斑
唾液斑
人体组织
汗斑
汗斑分泌物
六、保护现场的方法
(五)现场痕迹、物品的保护方法
电子物证
电脑
/磁/光盘
磁卡
手机
电子信号
六、保护现场的方法
(五)现场痕迹、物品的保护方法
警戒法
标记法
遮盖法
转移法
提取法
搬运尸体前应对尸体的手、脚、加以重点保护。
六、保护现场的方法
(六)犯罪现场中尸体的保护方法
先确定在现场发现的人员是否死亡。
未死亡者进行急救,死亡者保持原样。
特殊情况下对尸体采取保护措施。
六、保护现场的方法
(六)犯罪现场中尸体的保护方法
1.吊挂着的人体
1.系绳点
2.缢绳绳结
3.蹬踩物
六、保护现场的方法
(六)犯罪现场中尸体的保护方法
2.处于室外恶劣气候条件下的尸体(尸块)
在夏季在室外发现处于阳光直射下的尸体后,应用洁净的遮盖物将尸体盖住,以免加速腐败。
在冬季野外发现的尸体不要将其移入室内,应就地进行保护。
下雨、下雪等天气变化时,民警应用塑料布等洁净的防雨材料加以遮盖。
六、保护现场的方法
(六)犯罪现场中尸体的保护方法
3.水中的尸体(尸块)
静水中尽可能保持原状,活水中稳定或打捞上岸。
可以用洁净的纺织品在水下兜住尸体后将其兜上岸。
六、保护现场的方法
(六)犯罪现场中尸体的保护方法
4.火场中尸体
如果房屋没有倒塌的危险,火势已被扑灭,可就地保护。
反之,则应用纺织品将尸体兜出火场。
六、保护现场的方法
(六)犯罪现场中尸体的保护方法
5.旷野山林中的尸体(尸块)
应由专人看护,以免尸体遭到野兽的破坏。
七、现场勘查人员的自身保护
勘验、检查暴力犯罪案件现场,可以视案情部署武装警戒,防止造成新的危害后果。
对涉爆、涉枪、放火、中毒、放射性物质、传染性疾病、危险场所等可能危害勘验、检查人身安全的,应当先排除险情。
执行现场勘验、检查任务的人员,应当使用相应的个人防护装置,佩带帽子或者头套、手套、鞋套等。
个人的其他保护措施。
八、现场保护步骤
1. 案发地公安机关基层民警接到群众报案的同时要主动提醒事主,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贵州省2024年高职(专科)分类考试招生中职毕业生文化综合考试数学.docx VIP
- HP DeskJet 2700 多功能一体打印机中文说明书.pdf
- (完整版)2025年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汇总.docx VIP
- 欧科PT300变频器说明书.pdf
- 全版《边城》ppt课件.pptx VIP
- 2-5《无常》(思维导图)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docx VIP
- 2025年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docx
- 在泥沙中崛起三门峡(连载3).doc VIP
- 高龄患者的麻醉要点.ppt VIP
- 天安人寿附加吉祥树终身重大疾病保险条款0101.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