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OC \o 1-1 \h \z \u HYPERLINK \l _Toc296630010 教材完全解读 PAGEREF _Toc296630010 \h 1
HYPERLINK \l _Toc296630011 学习模式 PAGEREF _Toc296630011 \h 15
教材完全解读
第五章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1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课标三维目标
细菌、真菌参与物质循环,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与动植物共生(A.知道)(2)细菌、真菌与’物质循环的关系(B.掌握)(3)细菌、真菌的几种生活方式(c.理解)(4)细菌、真菌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D.运用)
1知识能力聚焦
1.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大多数细菌和真菌营腐生生活,芝生态系统中的分解音它们在自然界中进行腐生生活时,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使之回归到大自然,又成为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原料。可见,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自然界中,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供植物制造有机物利用,因而在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有一些细菌和真菌能够分解进入土壤的动植物遗体中的蛋白质,把植物不能直接吸收的蛋白质转变成植物能够吸收的无机氮素养料,可见,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氮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另外,很多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其他矿质元素,如钙、磷、硫、铁,钾等物质的循环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2.细菌和真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细菌和真菌寄生在动植物或人体的体内或体表,导致动植物和人患不同的疾病.
(1)甲癣
也叫灰指甲,是指发生在指(趾)甲上的癣。受病的指甲颜色改变、无光泽、指甲增厚、性脆而易碎,并且由于甲沟发炎,指甲下凹成沟状。如果是由红色癣茵感染而引起的,则会侵害指甲的全层,最终毁坏整个指甲。甲癣是皮肤感染中相当顽固的一种,一般不能自然痊愈,但是,只要坚持治疗,也是可以治好的。削去病甲和坚持用药,是治愈甲癣的关键
(2)足癣
也叫脚湿气,是一种由足癣菌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这种发生在脚趾间或足底的癣,表现出奇瘁、水疱、脱屑、糜烂,甚至出现裂隙等症状。,足癣病人的鞋子、袜子和浴巾等都带有大量的足癣菌。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患者接触,经常保持皮肤干燥(特别是脚趾间),对于预防足癣十分重要。患了足癣后要及时治疗。
脚气病与脚湿气是不同的脚气病是一种维生素B1缺乏症,表现出手足麻木、软弱无力、疼痛、睫反射消失、全身性水肿甚至瘫痪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能发生心力衰竭
(3)玉米黑粉病
玉米黑粉病是由黑粉菌引起的危害玉米穗部的真菌病害。常见的种类有瘤黑粉病和丝黑穗病,其中,瘤黑粉病遍布在世界各玉米产区,在我国也有广泛分布。当黑粉菌侵染玉米植株的腋芽、叶片基部、雌雄穗等具有分生能力的地上部分后,会随着上述各个结构迅速生长,在侵染部位形成大大小小的病瘤。病瘤初呈银白色,有光泽,内部白色,肉质多汁。过一段时间后,病瘤表面变暗,略带浅紫红色,内部则变灰至黑色,失水后外膜破裂散出大量黑粉(冬孢子)。由于黑粉菌茵丝扩展距离不大,基本上是局部侵染,如果雌穗上半部分出现病瘤,其余部分还能够结果实,这一特征是黑粉病与丝黑穗病的主要区别。防治上述病害的主要措施是:选育抗病良种;清洁田间和实行轮作,及时摘除病瘤或拔除病株,加强田间管理;药物防治,如用多茵灵、五氯硝基苯等杀菌剂拌种、浸种或药土盖种等。
(4)小麦叶锈病
小麦叶锈病是由隐匿柄锈菌引起的危害小麦叶部的真菌病害,靠气流传播。它是禾谷类锈病中分布最广、发生最普遍的一种病害。叶锈病主要在小麦叶部发病,有时也在叶鞘和茎上出现。当病菌侵染小麦的叶片后,在叶片上形成许多散生、排列不规则的圆形的橘红色夏孢子堆,后期在叶背面表皮下产生椭圆形黑色冬孢子堆。这些病菌除了吸收植株养分外,夏孢子还对叶片表皮造成严重破坏,使植株蒸腾量增大。由于植株严重失水,致使灌浆不良,子粒空瘪,造成减产。防治上述病害的主要措施是:选育推广抗病、耐病良种;加强田间管理,精耕细耙,控制夏菌源,适时播种,减少越冬菌源等;用药剂防治,如用粉锈宁拌种,控制秋苗发病,减少越冬菌源数量,推迟春季叶锈病流行等。
(5)水稻稻瘟病和棉花枯萎病
水稻稻瘟病又叫稻热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病原菌是稻梨孢菌。由于发病的时期和部位不同,稻瘟病又分为苗稻瘟、叶稻瘟、节稻瘟、穗颈稻瘟、谷粒稻瘟。嫩叶上的病斑是稻瘟病的典型症状。初发病时,叶片上生有暗绿色的小斑点,以后变成褐色的菱形病斑,病斑的中央呈青灰色。病重时全株焦枯或成白穗。病原茵在受害的稻草和种子上越冬,借风雨传播。气候温暖、多雨、多雾、氮肥过多、长期深水或缺水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