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要点.ppt

第十三章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1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护理学基础》 Fundamentals of Nursing 第一节 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体温:指身体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 度,也称体核温度。 特点:温度较皮肤温度高且稳定。 体温过高 定义:又称发热,由于各种原因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体温过低:体温低于正常范围 甩至35.0℃以下 同时放入36℃~40℃的温水中 3min后取出检视 不能再使用者:温度相差0.2℃以上(包括0.2℃) 汞柱自动下降 汞柱出现裂隙。 小 结 体温是生命体征的基本标志,是最常收集的反映人体内活动的指标之一,通过体温的测量,可以监测患者的病情和一些基本情况,从而为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更好的提供依据。 第二节 脉搏的观察与护理 指每分钟脉搏搏动的次数(频率) 正常情况 60~100 次/分 脉率和心率一致 脉率:呼吸=4:1或5:1 影响脉率的因素 年龄 :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低,到老年时轻度增加 性别:女性稍快于男性 体型:身材细高者比矮胖者脉率慢 活动、情绪 饮食、药物 心动过速(速脉) 成人>100 次/分 见于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衰、血容量不足。 一般体温每升高1℃,成人脉率增加10次/分,儿童增加15次/分。 洪脉 特点:脉搏强而大 见于高热、甲亢、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细脉或丝脉 特点:脉搏弱而小 见于心功能不全、大出血、休克、主动脉瓣狭窄 交替脉 指节律正常,而强弱交替出现的脉搏。 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 水冲脉 脉搏骤起骤降,急促有力。 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亢 奇脉 指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 见于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 心包填塞的重要体征之一 【操作步骤】 体位:卧位或坐位;手腕伸展,手臂舒适 方法:示指、中指、无名指触脉,不用拇指 压力:适中 计数:30秒×2,脉搏异常或危重病人者测1分钟 脉搏短绌:2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一人测脉率,同时开始计数,同时结束 记录:先记录在记录本,如76次/分,再绘制在体温单上;脉博段绌:心率/脉率 注意事项 诊脉前病人安静,病人有剧烈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应休息20-30分钟后再测,体位舒适。 不可用拇指诊脉,因拇指小动脉搏动较强,易与病人脉搏混淆。 为偏瘫病人测脉,应选择健侧肢体。 如发现脉搏短绌,由两人同时测量,计时1分钟。 体温骤然上升时,患者主要表现为 A血压下降 B四肢湿冷 C大量出汗 D皮肤苍白 E虚脱现象 败血症表现为哪种热型 A.稽留热型 B.回归热型 C.波状热型 D.弛张热型 E.不规则热型 患者男性,29岁。3日来有时高热,体温达40℃,有时体温37.8℃左右。为明确病因入院待查。 .该患者的热型属于 A.弛张热 B.稽留热 C.间歇热 D.不规则热 E.波浪热 失血性休克病人的脉搏特征是 A.间歇脉 B.绌脉 C.奇脉 D.洪脉 E.丝脉 第三节 血压的观察与护理 血压的生理变化 年龄 随年龄的增长, 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增高的趋势,但收缩压比舒张压的升高更显著。新生儿血压最低,儿童血压比成人低。 儿童血压:收缩压=80+年龄ⅹ2 舒张压=收缩压ⅹ2/3 性别 更年期前,女性血压低于男性 更年期后,差别较小 昼夜和睡眠 高峰和低谷 低:凌晨、下午1-2点 高:清晨、下午6-8点 睡眠不佳、过度劳累,血压升高 体型: 体位: 卧位<坐位<立位 身体不同部位 右上肢高于左上肢(5~10mmHg) 下肢血压高于上肢(20~40mmHg) 环境 寒冷环境,血压略升高 高温环境,血压略下降 其他:运动、情绪激动、紧张、恐惧、兴奋、吸烟、饮酒、药物、盐的摄入等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血压,按医嘱服药,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测血压做到“四定”。 心理护理 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使之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 休息睡眠 注意休息,减少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和稳定的情绪。 环境、饮食、情绪 健康教育 向患者讲解合理的生活方式,饮食与治疗的要求,自我检测血压与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方法等。 血压测量的方法 【操作步骤】 核对 测量:肱动脉/腘动脉 整理血压计 体位恢复 记录: (1)收缩压/舒张压,如120/84mmHg (2)收缩压/变音/消失音,如120/84/60mmHg 肱动脉 体位 手臂位置与与心脏同一水平 (1)坐位:平第四肋 (2)卧位:平腋中线 患者:卷袖,露臂,手掌向上,肘部伸直 打开血压计,垂直放妥,开启水银槽开关 缠袖带:平整置于上臂中部,下缘距肘窝2~3cm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