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高三地理课时训练19.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志鸿高三地理课时训练19

 PAGE \* MERGEFORMAT 4 课时作业19 城市化 一、综合题 1.读“城市化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完成第1~2题。 关于图中各个时段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M时段,城市化发展较快 B.在P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 C.在N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 D.在N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                   2.中国和英国分别处于图中的时段是(  ) A.P、N B.N、P C.M、N D.P、M 3.城市商务活动空间布局滞后于城市空间地域扩张。读“广州市1990~2007年商务活动重心坐标变化图”,完成第3~5题。 下列关于广州市商务活动空间重心坐标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990~2007年商务活动空间重心偏移方向几乎未发生改变 B.1990~2007年商务活动空间重心偏移距离呈逐年下降趋势 C.2000~2007年商务活动空间重心偏移距离最大 D.2000~2007年商务活动空间重心偏移方向未发生本质的变化 4.依据广州市商务活动空间重心变化,推测广州城市主体扩展方向是(  ) A.向北 B.向南 C.向东 D.向西 5.影响广州市商务活动空间分布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 B.政策 C.科技 D.市场 6.城市化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环境也相应地受到了影响。读“某区域城市发展统计图”,完成第6~7题。 根据图中地理信息可判断,该地(  ) A.农业人口数量增加 B.区域耕地面积增加 C.人均城市用地增加 D.处于城市化的后期阶段 7.该城市发展产生的影响是(  ) A.改变局部大气环流,使降水量减少 B.城市建筑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有所增加 C.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蔬菜、花卉等农业 D.地表径流的汇集速度减慢,城市洪水灾害减少 8.下面是“四个地区的城市和乡村人口增长趋势图”。四个地区的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2012·重庆文综,2)下图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略图”。该省级行政区的城市发展特征是(  ) A.城市化水平高 B.城市南多北少 C.处于逆城市化阶段 D.城市沿河分布明显 10.2012年7月21日,北京市发生暴雨到大暴雨天气,全市平均降水量170毫米,为自195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大降水量。“7·21”特大暴雨过程导致北京受灾面积达16 000平方千米,成灾面积达14 000平方千米,全市受灾人口达190万人,道路、桥梁、水利工程多处受损,民房多处倒塌,几百辆汽车损失严重。据初步统计,全市经济损失近百亿元。据此完成第10~11题。 一般而言,城市降水的强度和频率都高于郊区,这是由于(  ) A.城市处于城市环流的高压区 B.城市建筑物使暖湿气流长期滞留 C.城市处于城市环流的低压区 D.城市大多位于沿海低地 11.暴雨对城市的“突发性考验”,将“城市病”暴露无遗,“城市病”主要表现在(  ) ①环境质量下降 ②交通堵塞 ③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④排水系统能力弱 ⑤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⑤ 12.(30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国城市发展始于1609年的欧洲移民,由于地缘因素以及自然优势,早期城市主要是港口城市。城市化则是近代工业化的产物,工业化促使城市手工作坊转变为工厂,城市由原来的商品集散地转变为工业生产集中地,非农人口逐渐向城市集中并最终超过农业人口,这是初步的城市化。 材料二:美国城市化历史进程(1690~1990年)。 年份2500人以上 的城市数目总人口百万城市人口比例%169040.218.31790243.95.11820619.67.2186039231.419.8188093950.228.219202 722105.751.219403 464131.756.519604 996178.563.1199019 289248.761.6材料三:美国城区和郊区人口、就业岗位比例变化(1950~1990年)。 年份城区郊区人口/%就业岗位%人口/%就业岗位%195057704330196049635137197043555745198040506050199037456355 (1)根据材料二绘出城市人口比例在1690~1990年的变化曲线。 (2)若把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以上看做城市化的开始,把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50%以上看做初步城市化的完成,那么美国城市化的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鲜明的特征。说出美国1820~19

文档评论(0)

aicen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