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动物学——动物的生殖与发育.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3章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3.1 多细胞动物的个体发育 3.2 生物发生律 3.3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3.1 多细胞动物的个体发育 多细胞动物的个体发育,一般是指有性生殖中从受精卵开始发育到性成熟能繁殖后代的过程,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 3.1.2 卵裂 3.1.3 囊胚的形成 3.1.4 原肠胚的形成 3.1.5 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 3.1.6 组织器官的分化 3.1.1 受精与受精卵 3.1.1 受精与受精卵 雌性生殖细胞-卵子 高度特化的卵细胞,较大,一般为球形,不能运动,卵细胞质中含有大量卵黄。 3.1.1 受精与受精卵 雌性生殖细胞-卵子 根据卵黄多少:少黄卵、中黄卵和多黄卵。 卵子有极性,对于端黄卵而言,卵黄相对多的一端称为植物极,另一端称为动物极。 3.1.1 受精与受精卵 雄性生殖细胞称为精子,精子个体小,能活动。 精子和卵子成熟后的结合现象为受精作用,受精后形成单细胞受精卵(合子)。受精卵是新个体发育的开端 。 3.1.2 卵裂 受精卵经过多次分裂,形成多细胞胚体(桑葚胚)的过程,称为卵裂。卵裂形成的新细胞称卵裂球或分裂球。 卵裂是有丝分裂,但与一般体细胞的有丝分裂不尽相同,其主要特点是分裂后所产生的子细胞不经生长立即进入下一次分裂。 3.1.2 卵裂 由于不同类动物卵细胞内卵黄多少及其在卵内分布情况的不同,卵裂的形式包括: 完全卵裂 不完全卵裂 完全均等卵裂 完全不等卵裂 盘裂 表面卵裂 完全卵裂 整个受精卵都进行分裂,多见于少黄卵。卵黄少、分布均匀,形成的分裂球大小相等的称为等裂。如果卵黄在卵内分布不均匀,形成的分裂球大小不等的则称为不等裂。 (海星、海胆、文昌鱼 ) (海绵、蛙类) 不完全卵裂 多见于多黄卵。卵黄多,分裂受阻,受精卵只在不含卵黄的部位进行分裂。分裂区只限于胚盘处的称为盘裂。分裂区只限于卵表面的称为表面卵裂。 (乌贼、鸟类) (昆虫) 螺旋型卵裂 细胞经裂至4细胞期之后,再横分裂为4个大细胞和4个小细胞。分裂成的大小细胞不是互相垂直,而是与纵轴成一角度。每个小细胞刚好在2个大细胞之间的上方。如此继续分裂,层层排列,成螺旋形。螺旋卵裂存在原口动物。 辐射型卵裂 全裂。细胞经裂至4细胞期,分裂成的4个分裂球按辐射状排列,以后分裂仍不失此轮廓,结果上下几层细胞是重叠在一条直线上。辐射卵裂存在于后口动物。 3.1.3 囊胚的形成 受精卵经多次分裂形成的分裂球一般排列成中空的球状胚,称为囊胚。囊胚中间的腔称囊胚腔;包围囊胚腔的细胞层称囊胚壁。 极囊胚 表面囊胚 盘状囊胚 腔囊胚 囊胚腔位于囊胚中央,如海胆、文昌鱼 囊胚腔偏于动物极,如蛙 囊胚呈圆盘状,如 乌贼、鸟类 囊胚层的细胞包围在实体的卵黄外,内无囊胚腔,如昆虫 3.1.4 原肠胚的形成 囊胚进一步发育,胚胎发育进入原肠胚形成阶段。 原肠胚的结构特点是:具有内、外两个胚层,有由内胚层所包围的原肠腔,原肠腔与外界相通的原口(或胚孔),以及内外胚层之间残留的囊胚腔。 外胚层:动物极的小细胞 内胚层:植物极的大细胞 原口动物 两侧对称动物中,原口发育为成体的口。 原口发育为成体的肛门,而成体的口是在原口相当距离之外重新形成。 后口动物 中枢神经系统位于背面或表面 中枢神经系统位于腹面 辐射卵裂 螺旋卵裂 原口形成肛门 原口形成口 特征 棘皮动物、半索动物、脊椎动物 后口动物 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原口动物 动物门 3.1.5 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 除极少数动物外,绝大多数动物在完成原肠胚的发育后,还要进一步发育,即出现中胚层和体腔。中胚层位于内外胚层之间,体腔是被中胚层包围的腔。中胚层形成有两种方式。 端细胞法-裂体腔法 原口动物以此法形成中胚层。在原口的两侧,内、外胚层交界处各有一个原始的中胚层细胞,分裂出多个细胞,形成中胚层细胞索伸入内外胚层之间。最初细胞索结实,为中胚层带,以后中胚层带的中央裂开形成体腔。即真体腔,这种形成真体腔的方法称为裂体腔法。 囊胚腔 外胚层 内胚层 原肠腔 体腔囊法-肠体腔法 后口动物由此法形成中胚层。在原肠背面两侧内胚层向外突出成对的囊状突起,称为体腔囊。体腔囊脱离内胚层后,在内、外胚层之间扩成为中胚层。其中的空腔即真体腔。这种真体腔在体腔囊尚未脱离内胚层时是与原肠腔相通的,因此这种形成体腔的方法叫肠体腔法。 3.1.6 胚层的分化和器官原基的形成 中胚层出现后,为胚胎组织、器官及系统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具有三个胚层的胚体继续发育,逐步出现各种器官原基。器官原基又进一步聚集、分化,出现各器官系统的分化。 外胚层:主要分化形成上皮组织(皮肤上皮及其衍生物如指甲、羽毛等;口腔和肛门上皮

文档评论(0)

四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