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居住民俗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7.仡佬族(ge1) 仡佬族的民居,多依树、依山、依地而建,具有防潮、采光充足、通风良好等特点。在务川仡佬族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其民居形式也不断演变。 一、干栏 二、千根柱头落脚 三、三角形住宅 四、拱形住宅 五、木结构住宅 六、石围墙 18.哈尼族 哈尼族居住的是富有民族特色的蘑菇房。蘑菇房能保暖,能御寒,既防火,又纳凉。因为哈尼族多居住在高山和半山区,空气湿度大,气候温凉,所以哈尼族的住房一般比较低矮,门窗较小,用泥巴护墙或以土坯筑墙角,用毛草盖顶,形似蘑菇,故称蘑菇房,典型的蘑菇房内一般都建有30多厘米的“地楼”。地楼上设有一个终年不灭的火塘,火塘上方悬挂着一块竹篱,用火烘烤粮食和存放易潮物品。屋顶筑一土楼,用于储存粮食,堆放杂物。蘑菇房的妙处是冬暖夏凉,宜于居住。这种房屋在哈尼山区分布很广,千百年来蘑菇房作为哈尼族最古老的民居,一直延续至今。蘑菇房不失为哈尼族住宅的标志。 19.哈萨克族 毡房是哈萨克族民间建筑。春、夏、秋三季,哈萨克牧民住“宇”,是可以拆卸和搬运的圆形毡房;冬天则在冬季牧场(俗称“冬窝子”)修建平顶土房。毡房一般就地取材,用红柳做成圆栅和顶,构成立架,然后在木栅外围上芨芨草编成的墙篱,再包上毛毡。顶部有天窗,覆以活动的毡子,用以通风。有的房顶毡上饰有红色或其他色彩图案。毡房一般向东开门。 20.赫哲族 穹庐式民居——赫哲族的“撮罗子” 以捕鱼为生的赫哲族,一般将房屋建在江河沿岸的高处,既便于捕鱼,又可避免江水泛滥的危害。他们的民居分为临时性住房和固定住房两类。固定住房有“地窨子”、“马架子”和正房等几种。这些民居都是就地取材,以当地盛产的桦木、杨木为主骨架,屋顶铺上桦树皮,再用随处可见的黑土、黄泥制成墙坯。赫哲族崇尚万物有灵,以西为贵,各家西屋都供有神物。有的人家窗棂上雕有大量图案。  由于渔业生产的季节性,他们还建有临时性住房,称“撮罗安口”,即“撮罗子”,分锥形撮罗子和圆形骨架,再用多道横条绑扎在骨架上,外部覆盖茅草。昂库是用柳条弯成半圆形,两头插入土中。苫上茅草,即可住人。   这是临时性的建筑,多建于水边,供夏季捕鱼时居住,用完即扔掉。 21.回族  回族是在全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回族在一个地方居住都是相对集中的。这就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格局。各地的一个清真寺的周围就是一个回民居住小区,就是一个教坊,回民围寺而居。 回族的住宅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根据山大沟深、丘陵纵横的自然条件和地形特征,修成窑洞居住。 第二种:根据地势较平坦的川、坝、塬、台、平川的地形特征和缺钱少木材的自然经济条件,利用地面空间,用土坯和黄草泥垒窑洞,回民叫箍窑。  第三种:根据地形特点和经济条件,建造上栋下宇的房屋。 22.基诺族 基诺族传统的房屋有两种,一种是没有分家的父系氏族数代人同住的房屋,大家只有一个火塘;另一种是分家后的父系家庭成员住的房屋,上层被一条过道分为两排后再分隔为若干个小家庭的房间,除了进门处有一个大火塘外,楼中间过道上的每个小房间里,还分别有一个火塘。 23京族 京族主要居住在石条瓦房。每块石条长75公分,宽25公分,厚20公分。石条砌墙,房高约7米,屋顶盖瓦,稳固凉爽,可抵台风。 室内以条石或竹片木板分隔为左右偏房及堂屋共三间。厨房与畜圈在居室旁另建。近些年来,出现了不少钢筋水泥楼房,带有阳台和装饰性栏杆,摆放着鲜花盆景。屋檐下还挂着一串串鲜海货。 24.景颇族 大山深处散居的景颇族民居都是传统干栏式竹木结构的草房,房架用带树杈的木柱支撑,以藤条绑扎固定,房顶覆盖茅草,墙壁和楼面均为竹篾编织而成,有晒台。 长条式的房屋都在较集中的村落,房屋脊长檐短,也属于干栏式结构,依楼底架空高度分高楼和低楼,以低楼居多,当地称“猪脚屋”。低楼架空离地面不到1 米,四壁低矮无窗,在山墙入口处有宽而长的前廊,是家人乘凉和主妇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前廊的屋面悬挑出来,三面临空,以独木梯或矮梯上下。房屋一端有一中柱露出屋顶并向前延伸,再立柱支撑形成小亭间,是舂米、喂猪和制作工具的地方。室内以布帘自由隔间,也有用竹席隔间的,但都不到屋顶,每间都有火塘,以便夏天驱蚊,冬季烤火。一般以中间一间做厨房、设吊架。居室内大都不设床铺,席楼板而卧。 25.柯尔克孜族 住宅多为平顶,长方形,以土盖顶,一明两暗,中间开门的一间为厨房,左右两间是父母及子女的住房。柯尔克孜族大部分牧民已有了定居的村庄和房屋,这种村庄一般都坐落在较平坦的山谷中,周围有少量的耕地。冬春季,牧民在村落中过冬;夏秋季,带着毡房到夏牧场中居住。这种毡房,冬暖夏凉,居住舒适,拆卸方便,利于搬迁。 柯尔克孜人很注重室内的装饰和布置。 26.拉祜(hu4)族 大山里的传统民居一种是落地式竹篾茅草房。这种房屋选好住

文档评论(0)

南非的朋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