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目 录
第一单元 负数 1
第1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1) 3
第2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2) 5
第3课时 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7
第二单元 百分数(二) 9
第1课时 折扣 10
第2课时 成数 14
第3课时 税率 16
第4课时 利率 18
第5课时 解决问题 20
第三单元 圆柱与圆锥 22
第1课时 圆柱的认识 24
第2课时 圆柱的表面积(1) 27
第3课时 圆柱的表面积(2) 30
第4课时 圆柱的体积(1) 32
第5课时 圆柱的体积(2) 36
第6课时 解决问题 38
第7课时 圆锥的认识 40
第8课时 圆锥的体积(1) 44
第9课时 圆锥的体积(2) 47
第10课时 整理和复习 49
第四单元 比例 52
第1课时 比例的意义 54
第2课时 比例的基本性质 57
第3课时 解比例 60
第4课时 正比例 64
第5课时 正比例图象 68
第6课时 反比例 71
第7课时 比例尺(1) 75
第8课时 比例尺(2) 78
第9课时 比例尺(3) 80
第10课时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84
第11课时 用比例解决问题(1) 88
第13课时 用比例解决问题(2) 91
第14课时 整理和复习 93
第五单元 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97
第1课时 鸽巢问题(1) 99
第2课时 鸽巢问题(2) 105
第六单元 整理和复习 108
第1课时 数的认识(1) 111
第2课时 数的认识(2) 115
第3课时 数的认识(3) 118
第4课时 数的运算(1) 120
第5课时 数的运算(2) 124
第6课时 数的运算(3) 129
第7课时 数的运算(4) 131
第8课时 式与方程(1) 134
第9课时 式与方程(2) 136
第10课时 比和比例(1) 139
第11课时 比和比例(2) 144
第12课时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1) 147
第13课时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2) 151
第14课时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3) 155
第15课时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4) 158
第16课时 图形的运动 162
第17课时 图形与位置 166
第18课时 统计与概率(1) 169
第19课时 统计与概率(2) 171
第20课时 统计与概率(3) 173
第21课时 统计与概率(4) 176
第22课时 数学思考(1) 179
第23课时 数学思考(2) 184
第24课时 绿色出行 187
第25课时 北京五日游 189
第26课时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191
第27课时 有趣的平衡 193
第一单元 负数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借助数轴初步理解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负数的意义和数轴的意义及画法。
【教学指导】
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教学时,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素材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把握好教学要求。
对负数的教学要把握好要求,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过渡,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只要求学生能辨认正负数。关于数轴的认识,这里还没有出现严格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性的定义,只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的经验,迁移类推到负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创设了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在解决问题时应着眼于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思路。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有道理的阐述,教师要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3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 2课时
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1课时
【知识结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invoee英沃 VC610系列数控机床专用变频器使用说明书.pdf VIP
- 图形化一级全真模拟题.docx VIP
- 政教处主任职责及学生心理健康工作.docx VIP
- 全国青少年软件编程(python)等级考试模拟卷7(一级).docx VIP
- 5.2 珍惜师生情谊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实用教程一级U4过去将来时.docx VIP
- 广东省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团队.doc VIP
- 青少年软件编程(Python)等级考试试卷(一级).39.docx VIP
- WIN7操作系统练习题题库版.docx VIP
- 初中解一元二次方程计算练习.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