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研究生)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1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2年11月19日,《健康报》在头版报道,北京市某医院的某临床护士在捆扎病房污物口袋时, 左手食指被1支用于艾滋病病人的输液针刺破。 早在19世纪中期,医院流行病学之父塞麦尔韦斯就发现一位参加尸解实验的同学在尸解时刺破了手,所感染的病菌与当时引起产褥热的病菌相同。   发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布氏杆菌病实验室的一起布氏杆菌泄露事件,共感染了45人,死亡1人。 美国华盛顿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一次Q热实验室感染,导致153人发病,1人死亡。??? outline 一、总论 凡是为预防、诊断、治疗任何人类疾病或损伤、或者评价人类健康而对人体的物质进行生物、微生物、血清化学、血液、生物物理、细胞或者其他类型检验的部门,统称为临床实验室。 2004年北京再度发现SARS病例,WHO驻中国代表处发言人沃雷·罗迪亚在谈及这次被定性为“重大责任事故”的SARS病毒实验室感染时说,人为的错误有好几种,比如,实验室本身的条件、实验室里的粗心、实验室里的管理不善等等。不过,无论怎么样,无论在哪里,实验室总会发生一些错误。 实验室每天要处理来自临床的标本,如血液、穿刺液、分泌物等,对这些“未知疾病标本”无法其危险程度,因此,每个临床实验室每天都面临生物安全隐患。 临床实验室危害源 细菌(bacteria) 病毒 (viruses) Harrington和Shannon在1976年的调查中发现,结核分枝杆菌、乙型肝炎病毒与志贺菌已成为英国临床实验室工作人员最为常见的职业性感染原因。 临床实验室生物污染的原因和种类 3起严重的实验室SARS病毒感染事件追述 新加坡的实验室SARS感染事件 2003年9月9日,新加坡一名患者被确诊感染了非典病毒。 这名27岁的新加坡华人男子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专门研究西尼罗病毒的微生物实验室的一名研究生。由11名专家组成的国际调查小组认为,不恰当的实验程序、以及西尼罗病毒样本与非典冠状病毒在实验室里的交叉感染,可能是这名患者感染非典病毒的原因。 中国大陆的实验室感染事件 2004年4月安徽、北京先后发现新的SARS 病例,经证实分别来自于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所实验室受到SARS感染的两名工作人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腹泻病毒室跨专业从事非典病毒研究,采用未经论证和效果验证的非典病毒灭活方法,在不符合防护要求的普通实验室内操作非典感染材料,发现人员健康异常情况未及时上报。 中国台湾地区实验室感染事件 2003年12月一名台湾的SARS研究人员在实验室感染SARS病毒。台湾这名感染非典的詹姓研究人员工作的台湾“国防预防医学研究所”属台湾军方研究单位,位于台北县三峡,设立在山洞中,以两层阻绝设施与外界隔离。 直接原因是由于研究人员詹姓中校在实验室内未能遵守规章,因操作疏忽而感染SARS。此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台湾SARS实验室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人手不足,科研人员常常单独工作,提高了发生意外和错误被忽视的风险。 这所实验室拥有全台最顶尖的实验设备,实验室等级列为P4,是台湾唯一的“第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超过“卫生署疾病管制局”及“ 台大医院”等P3等级的实验室,被誉为台湾生化资源重镇。在亚洲仅有日本拥有同等级的生物实验室,目前,全球也只有8个P4实验室在运行,均在发达国家和地区。 实验室感染的途径 空气传播:接种环、吸管、注射器使用时 经口传播 直接接种:针刺、划伤等 黏膜接触:如HIV能通过眼结膜进入人体 节肢动物媒介 临床实验室安全管理 硬件管理 管理责任 实验室管理层对所有员工和实验室来访者的安全负责,实验室负责人应制定规定和程序,以确保实验室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要求,并定期检查、维护、更新。 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SOP) 根据实验对象、生物危害程度评估、研究内容和设备设施等特点,对涉及的任何危险以及如何在风险最小的情况下开展工作的详细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 持证上岗 新工作人员经过培训通过考核后,还须与有资格的工作人员一同工作1个月,才能获得上岗证。 所有人员每年至少要接受一次新的培训 建立并保存人员培训和考核记录档案 实验室设施设备监测、检测和维护制度 特别关注高效过滤器、高压灭菌器的检查、维护和更新 生物安全柜检测 高压灭菌器定期检测灭菌效果 安全记录 实验室分区 清洁区(工作区):包括办公室、休息室、培养基室等 半污染区(防护区):包括缓冲间、更衣室和卫生通道等 污染区(核心工作间):包括样本收集区、处理区、培养区和废弃物处理区等 临床实验室工作人员安全的一般要求 食物不能存放在血液或其他有潜在传染性的材料存放处应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内吸烟 工作区内应禁止化妆(手霜除外)和处理隐形眼镜 利器,

文档评论(0)

南非的朋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