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问题研究 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 ——原第八小组 本地案例 2005年2月19日,四川成都迎来了9年一遇的降雪。在雪花飞舞,愉悦人心的时候,市民发现,在离市中心不到20千米的三圣乡,雪花飘落在绿色的树叶和盛开的花瓣上,白茫茫的银装顿时让色彩斑斓的地方变成了北国风光。遗憾油然而生,成都市区虽然飘着同样的雪花,但雪不着地就没影了。 四川省气象台曾预报,降雪当天,郊区最低气温降到了0度,但城区温度却保持在2度左右。市民在城外可欣赏到银装素裹的动人雪景,而在城里,2度的气温将雪花化成了水,不能欣赏到雪景了。 从以上两个案例我们可以得出,城市的市区温度的确比周边地区要高 分析讨论 描述图中气温曲线的特点。 分析结果 气温曲线的特点是:城市中心的气温高于郊区,城郊居民区的气温高于农田。 这个又称为热岛效应 2、总结什么是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就是城市化的发展导致城市中的气温高于外围郊区,使城市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的现象。 例子 据世界20多个城市统计资料,城市的年平均气温要比郊区高0.5℃,西安、北京市区比郊区分别高出1.5℃和1.7℃。这便是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气温比其周围高,在近地层气温分布图上,城市是个封闭的高温区,犹如海洋中孤立的岛屿。城市热岛强度在不同季节是不一样的。一般在我国北方,秋、冬季热岛强度最大。此外,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热岛强度也不一样。一般日落后到凌晨热岛强度最大,这时城郊温差一般达1.5~2.0℃,而在晴朗无风的日落后可达7℃。 上海 市区景观 郊区景观 提示 建筑 植被 交通 家用电器 …… 分析结果 1、城市下垫面特性的影响 2、人工热源的影响 3、城市大气污染 4、城市地表覆被减少 5、人造屏障,通风条件差 分析讨论 1、热岛环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这种环流对市区大气污染的扩散产生哪些影响? 3、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种影响.还有其它影响吗? 4、如何来减弱城市热岛效应 及其影响? 结果分析 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与郊区之间形成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 2、由于城市风的出现,城区工厂排出的污染物随上升气流而上升,笼罩在城市上空,并由高空流向郊区,到郊区后下沉。下沉气流又从近地面流向城市中心,将郊区工厂的大气污染物带到城区,加上城区污染源多,使城市的空气污染更加严重。 3、将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布局在城市风的影响半径之外,避免这些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城区。 将卫星城市建在城市风环流之外,以避免相互污染。 其他影响 1、威胁市民生活和健康 2、雨岛 3、酸雨,油雾,(光化学)烟雾 建议 加强城市规划,楼房通风 避免人口密集 抑制废气排放量 改进铺路材料 改造传统工业 建筑物淡色化 减少人为热释放 城市绿化,扩大水域面积…… 全世界最冷的首都城市搞起了有关降温的地质工程试验。这听起来似乎不大靠谱?不过,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尽管有着接近冰点的全年平均温度,却也有着遭受高温和致命空气污染双重折磨的严酷夏天。于是,政府不得不决定尝试一个新奇的怪招。 2011年11月,工程师们开始在城市北部一块30公顷的土地上成片钻洞,并用水填满。冬天的时候,水会在地下结成约2米长的大棒冰,到了夏天则缓慢融化,为当地河流提供补给,滋养植物的生长,同时冷却吹向城市的热风。 或许这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但短期内想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无异于痴人说梦,相信只有人类从根本上重视这个问题,所有人一同为之努力环境问题才能够得到根本的改变。 * * 巴黎之类的城市温度明显高于周围乡村,砖石水泥等建材作为热源创造了这些“城市热岛”。2003年八月,极端热浪的高峰横扫欧洲,巴黎的夜间温度超过25摄氏度 市区及周边温度简视图 分析讨论 1、对比以上两幅照片,讨论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 2、除了照片上提示的原因外,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及资料的查阅,想想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城市热岛效应? 在19世纪早期,英国业余气象学家卢克·霍华德(Luke Howard)观察到伦敦比周围乡村温度要高2摄氏度:卢克首次发现了城市发展对于当地气候变化的影响。这种热效应主要来自砖块、石板等建筑材料,它们白天吸收太阳的热量,夜晚再释放出来。此后,水泥的推广、汽车和空调的普及,使得城市热岛效应在近50年变得更为显著。近期有研究指出,密集化发展的城市可以比周边乡村热12摄氏度之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