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R13/ PMMA复合薄膜 偶氮有机染料的光学性质 1 偶氮染料的二向色性 一般地,分子对光的吸收率在不同的方向不同,表 现出一定的方向性。二向色性就是在相互垂直方 向上的吸收系数之差;宏观上材料的二向色性表 现为在同的方向具有不同的吸收系数,它一方面 与分子的二向色性有关,同时也与材料分子的排 列形式有关;一般地,在晶体中传播的寻常光和非 常光的吸收系数也不一样,这样在通过很短的距 离后就能很快被吸收。偶氮合物材料中的生色团 分子的光致异构特性一方面使得分子整个材料具 有旋光性,另一方面生色团分子中的苯环与N=N 双键形成的共轭键,使得电子的跃迁能级变小,因 而偶氮苯聚合物材料具有良好的二向色性。 偶氮有机染料的光学性质 2 偶氮染料的光致异构 当用光照射偶氮染料表面时,偶氮材料会发生光 致异构和方向重构。当将偶氮苯掺杂在聚合物链 上时,连续的光致异构导致了一系列生色团甚至是 宏观分子团的运动,即使是将偶氮苯溶解于聚合物 薄膜中也会有类似的运动情况。这些运动大体上 可以分为三类。 1)分子层面上的trans(反态)一cis(顺态)光致异构运动,减弱了偏振方向的生色团浓度; 2)畴结构层的极化生色团重定畴域的方向; 3)分子团层的光致聚合物宏观运动,刻写材料的表面形成栅结构。 偶氮有机染料的光学性质 DR13/ PMMA复合薄膜的应用 偶氮化合物染料分散红13(DR13)与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混合,形成客-主掺杂型聚合物复合体系。作为客体的生色团分子DR13的 优点是溶解度高、易于与聚合物复合且具有较大的光致各向异性。作为 主体的PMMA是一种常用的聚合物复合薄膜的基质材料,是目前性能最好 的透明高分子材料,对可见光的透过率为92%,对于紫外线能透过其中 的73%,远高于普通玻璃,玻璃化温度(Tg)大约为105℃,且具有制备简 单、易于成膜、与客体非线性有机分子相容性好等优点,一般情况下与非 线性有机分子无强相互作用DR13/PMMA复合薄膜的线性电光系数约为 25.5 pm/V,具有较大的线性电光系数,是一种可用于电光波导开关的潜 在材料。一个最重要的性能就是它的透光性,它是目前性能最好的透明 高分子材料。 DR13/ PMMA复合薄膜的结构 PMMA的结构: DR13/ PMMA复合薄膜的光性能 DR13/ PMMA复合薄膜的光性能 DR13/ PMMA复合薄膜的光性能 DR13/ PMMA复合薄膜的光性能 DR13/ PMMA复合薄膜的光性能 分析: 分散红13的棒状分子(特别是trans态)有很强的各向异性,沿着分子长轴 方向的分子组成部分有着比垂直于分子长轴方向的分子组成部分更强的 易感性。当用514nm的绿光照射这些含偶氮染料的材料,染料中的偶氮分 子(DR13)经历连续的trans~cis异构循环,并且最终垂直于抽运光的偏振方 向。在第一种情况下,没有抽运光参与,PMMA聚合物中的所有DR13分处 于随机分布状态,整个样品处于各向同性状态。当用514nm的抽运光照射 时(第二种情况)PMMA聚合物中的偶氮生色团分子的trans态趋向于垂直 于抽运光束的偏振方向,也就是垂直于扫描光束的偏振方向。第三种情 况,PMMA聚合物中的偶氮生色团分子的trans态趋向于垂直于抽运光束的 偏振方向,也就是平行于扫描光束的偏振方向。从第二、三种情况中可以 看出,样品材料的宏观分子易感张量分别沿着和垂直于分子的长轴,因此当 抽运光束激化样品呈现各向异性状态,改变抽运光的光强以及偏振方向都 能引起样品的非线性折射率系数的变化。 DR13/ PMMA复合薄膜的光性能 DR13/ PMMA复合薄膜的光性能 DR13/ PMMA复合薄膜的光性能 DR13/ PMMA复合薄膜的应用前景 在偶氮苯光敏材料中的光诱导非线性光学效应实验这个实验中,我们发现 在抽运光与扫描光束偏振方向垂直的情况下,样品宏观非线性折射率系数随 着抽运光束光强增加而逐渐增加;在抽运光与扫描光束偏振方向平行的情况 下,样品宏观非线性折射率系数随着抽运光束光强增加而逐渐减小;并且最终 都趋向于饱和状态。这种材料的非线性光学性质能运用于相位调制、光限 幅、光存储等。 在光致双折射效应的可调谐光衰减效应实验这个实验中我们用两种方法 实现了对632.snm探测光透过率的调谐。一种是样品吸收泵光束能量而引 起热效应,当改变泵浦光能量时可对探测光的透过率进行调谐,我们称之为光 控可调谐光衰减效应或全光调谐;另一种是在泵光束能量一定的情况下直接 控制样品的温度,当改变样品的温度时可对探测光的透过率进行调谐,我们称 之为温控可调谐光衰减效应。随着泵光束能量和温度的上升, 探测光的透过 率降低,而调谐的速度却越来越快。这两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