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水轮发电机冷却方式要点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定子下线 定子上层线棒 转子中心体吊落在安装基础上 转子支臂与中心体组装 磁轭叠装 具有先进可靠的绝缘技术 60年的技术进步、发展、创新,形成极具特点的哈电绝缘技术 哈电多胶模压线棒经日本三菱、加拿大GE公司,瑞士原 ABB公司全面严格实验评定(如外观质量,尺寸,表面电阻,介质损耗,冷热循环及电热老化试验等) 目前哈电少胶真空压力浸渍( SVPI)绝缘设备已正式投入使用,并完成空冷汽轮发电机(200MW、18KV)及水电秘鲁(102MW、13.8KV),白鹤滩(1000MW、24KV)及仙居(375MW、18KV)定子线棒制造 改善定子导线角部场强技术应用;防晕层非线性参数的合理搭配;防晕层采用一次成型工艺;端部绑扎固定结构防晕处理以及槽内固定采用“三合一”绕包槽衬结构等综合技术,哈电绝缘技术得到全面提升: 工作场强:≥30KV/mm 击穿水平:≥6.0UN 常态介损(0.2UN):tanδ<1%; 常态介损增量(0.6 UN--0.2 UN):△tanδ<0.5% 热态介损(155℃、0.6 UN)<6% 防晕结构的表面电位梯度:≤230V/mm 槽电位: <10V 单根定子线棒起晕电压:≥2.5 UN (UN≤20KV) ≥2.0UN (UN>20KV) 整机起晕电压:≥1.1 UN 单根线棒端部防晕层在空气中最高闪络电压: 130KV(UN≤20KV) 完善优化的推力轴承技术 三峡右岸电站全空冷发电机推力轴承与三峡左岸发电机的基本相同,业已经哈电3000t推力轴承试验台试验验证,性能可靠 哈电经消化吸收,对其支撑结构和润滑冷却系统进行完善优化,效果良好。额定负荷运行推力瓦温为(78.7~76.5)℃,瓦温分布均匀 三峡发电机小支柱簇支撑结构 哈电全空冷巨型水轮发电机统计(见表6) 1.3.4 哈电全空冷水轮发电机业绩 序号 电站名称 额定容量(MVA) 装机台数 首台机 投运年份 备 注 1 龙滩 778 7+(2) 2007 未计拟增装的2台机容量 2 三峡右岸 778/840 4+2 2007 地下厂房2台机于2011年并网发电 3 拉西瓦 757 5+1 2009 未计拟增装的6#机容量 4 小湾 778 6 2009 5 向家坝 889 4 2012 6 官地 667 4 2012 7 锦屏一级 700 6 2012 8 溪洛渡 856 6 2012 9 长河坝 722 4 2014 表 6 巨型全空冷水轮发电机统计 单机容量为600MVA及以上的全空冷巨型水轮发电机共计48台套,装机容量达37387MVA,容量及台数均居世界第一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单机容量最大、尺寸最大的三峡右岸全空冷巨型水轮发电机成功投运,标志着空冷技术的重大突破,是水电建设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开创了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的全空冷水轮发电机运行的新时代 定子线棒温度较低,温度分布较均匀,有利于改善热应力、减小铁心翘曲和延长绝缘寿命 满足规定的GD2值,可适当降低铁心高度,缩小体积,减轻重量 可适应短时过载和频繁起停运行方式 定子线棒水接头结构和水处理设备可靠性较低 安装、实验、运行管理和检修的难度及工作量大,维护成本较高 1.3.5 水内冷的优势 电气参数( Xd′、 X d′′、 SCR),额定效率、铜耗损等是限制容量的关键因素 基于体积容量和导热系数不同,水内冷发电机的极限容量约为空冷的1.5~2倍 受电气参数及铁磁材料饱和等因素影响,以及现代计算技术、绝缘技术和水平不断提高和对线圈散热性能的改善以及通风系统的优化,全空冷发电机的极限容量基本与水内冷的相当 从技术进步和发展分析,目前投运的水内冷发电机并未完全发挥其优势(如电负荷、磁负荷及热负荷的选择) 1.3.6 水内冷的极限容量 具有与水内冷技术相当的冷却效果 取消价格昂贵的纯水处理系统,需增加一套蒸发冷却系统 采用无毒、安全的高绝缘、防火和灭弧性能好的环保型冷却介质 运行和维护相对简便、可靠性较高 施工安装周期相当 蒸发冷却极限容量与水内冷的相当 2011年12月东电自主设计制造的 700MW 级巨型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组在三峡右岸地下电站成功并网发电,实现同一个电站装设三种不同冷却方式巨型水轮发电机组的目标 1.3.7 蒸发冷却的优势 三峡右岸电站(含地下电站)700MW不同冷却方式水轮发电机主要性能指标对比(见表7) 1.4 不同冷却方式性能指标对比 表 7 全空冷、水内冷、蒸发冷却发电机主要性能指标对比 序号 项目 全空冷 水内冷 蒸发冷却 备 注 1 X ′ du 0.325/0.303 0.341 / 0.319/0.35 / 0.32 0.3

文档评论(0)

x551116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