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轨迹信息的车辆出行特征分析技术 五、基于交通信息平台的道路交通信息挖掘技术 高架快速路线圈 (分3种车型车流量、车速等) 地面SCATS线圈 (机动车流量、饱和度等) 高速公路收费站OD (分11种车型机动车流量) 478个快速路线圈、3043个地面SCATS线圈和104个高速公路收费站数据,数据甄别、清洗后形成不同空间、时间的统计指标,与人工调查相结合,获得道路交通运行状况。 数据来源:市交通信息中心 时间颗粒度:5分钟 六、基于一卡通的交通特征数据挖掘技术 日均刷卡约400万张,超过1000万次的交通一卡通数据,辅助校核公共交通客流出行特征。 交通卡原始刷卡记录字段列表 交通信息平台统计指标列表 基于刷卡时间间隔的公交客流换乘特征分析技术 换乘时耗分布 轨道车站公交接驳比例交通卡挖掘结果与推算值绝对误差为4% 轨道换乘公交 轨道换乘出租 公交换乘轨道 公交换乘公交 3 大数据在上海城市综合交通管理中的应用 以遥感用地数据挖掘为主,辅以建造量信息统计,获得现状上海用地开发类型、分布及用地强度等指标,并反映历史演变趋势。 1、城市用地基本情况 2008-2013新增建设用地 2008年底建设用地 全市2013年建设用地2918平方公里, 较08年增加220km2,增幅为8% 居住用地占36.2%, 工业及物流用地占30%, 公共与商业用地占10.0% 建设用地中: 全市建筑量11.6亿平方米,较08年新增3.4亿平方米。住宅建筑量占新增建筑量的43%,近八成增加在中心区外。商业行政商务办公建筑占新增建筑量的16%,近七成增加在中心城。 2013全市居住建筑密度 2013年全市非居建筑密度 2、城市人口分布 充分利用手机信令数据,是校核调查期实有人口分布的重要依据。 地带 夜间手机人口数(万人) 夜间手机人口比例 中心区浦西 134.2 11.4% 中心区浦东 27.4 2.3% 中心区小计 161.6 13.7% 外围区浦西 279.0 23.7% 外围区浦东 120.0 10.2% 外围区小计 399.0 33.9% 中心城合计 560.6 47.7% 近郊区 267.2 22.7% 远郊区 348.6 29.6% 合计 1176.4 100.0% 2014年夜间手机人口地带分布比例 3、人员出行特征 手机数据挖掘成果是校核职住分布的重要依据。另外,综合手机信令、出租车GPS、中心城快速路线圈、轨道闸机数据反映潮汐交通特征。 陆家嘴区域人流来向分布 人民广场区域人流来向分布 中心城浦西:41% 中心城浦东:50% 郊区:9% 中心城浦西:77% 中心城浦东:14% 郊区:9% 职住等刚性出行需求的平均出行距离约为 公里,90%的出行在 公里以内。 早高峰轨道交通(流量) 进:出=2 :1 早高峰道路交通(车速) 进:出=0.6:1 早高峰进出内环手机用户数 进:出=1.5 :1 内环线的潮汐交通现象最为明显,内环线、中环线、外环线早高峰以入城客流为主 中心城周边与远郊连接区域出城方向客流略高 苏州河潮汐交通明显,以北向南客流为主 黄浦江潮汐交通不明显,浦东至浦西客流略高。 4、小客车实有规模 大类 小类 统计量(辆) 道口系统采集的长期在沪的外牌小型车 1、仅在郊区出行(未在中心城出行) 11万 2、在中心城快速路出行 95万 ?交强险 3、未在道口和中心城快速路出行的车辆 6万 总计 112万 小客车(88%) 98万 根据收费流量数据,小型车中小客车与小货车的比值为88%:12% 经本次调查检验,基于车牌识别数据挖掘是今后调查小客车实有规模的主要手段。经综合推算,2014年长期在沪使用的外牌小客车规模约为98万辆。 5、道路交通车流特征 充分挖掘线圈、车牌识别、出租车GPS和高速公路收费数据反映道路交通车流特征,是调查道路交通运行状况的主要手段,与人工调查相互补充。 外牌车辆 沪牌车辆 早高峰高架道路运行车速 内环线: 23% 30% 全天 午间平峰 中环线: 29% 40% 南北高架:22% 31% 延安高架:17% 23% 逸仙高架:24% 32% 沪闵高架:23% 32% 中心城快速路(不含外环线)工作日外牌车辆比例全天占25%,午间平峰占32% 高峰进一步向午后和早晨延长 地面道路区域工作日拥堵频率 地面干道工作日平均车速空间分布 分区域地面干道高峰运行状况保持稳定,但放射性干道服务水平有所下降,与2013年同比下降6%-16%。 地面道路拥堵区域数增加明显。按照信息中心在中心城区划分68个区域,有15个区域全年超过100个工作日拥堵。 2014年9月工作日均高速公路驶出量约为90万车次,与2011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