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地理学重点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壤地理学 考试题型: 名词解释(5*4’)、 填空(20*1’)、判断题(10*1’)、简答题(5*6’)、论述题(1*20’) 绪论 1. 土壤:土壤是覆盖在地球陆地表面上,具有肥力的,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独立的自然历史体。 其特征:具有肥力,垂直层次分异、生物活性、孔隙结构; 其功能:生产性能、缓冲与净化功能。 2.土壤肥力: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它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区别成土母质和其他自然体最本质的特征) 3、土壤圈:岩石圈顶部经过漫长风化的产物,有S·Matson于1938年提出。 4、道库恰耶夫是土壤地理学的奠基者,是地理景观学说和现代地理学的创始人。其《俄国黑钙土》(1883)提出土壤是独立的历史自然体,有自身的发生发育历史,不再是农业化学和地质学的分支,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第二章 土壤剖析 1、土壤发生层(土层):土壤剖面中与地表大致平行的层次,是由成土作用形成的。而非成土作用形成的层次称土壤层次。 2. 单个土体→聚合土体(土壤个体、土壤实体) 土壤发生层的划分和命名(O-A-E-B-C-R): 19世纪末,道库恰耶夫的三个发生层:腐殖质聚积表层(A)过渡层(B)母质层(C) 1967国际土壤学会土壤剖面划分(O-A-E-B-C-R)(OAEB合称土体) O层(枯枝落叶层):以分解或未分解的有机质为主的土层; A层(腐殖质层):形成于表层或O层之下的矿质发生层; E层(淋溶层):硅酸盐粘粒、铁、铝等单独或一起淋失,石英或其他抗风化矿物的沙粒或粉粒相对富集; B层(淀积层):硅酸盐粘粒、铁、铝、腐殖质、碳酸盐、石膏或硅的淀积;碳酸盐的淋失;残余二、三氧化物的富集;有大量二、三氧化物胶膜,使土壤亮度较上、下土层为低,彩度较高,色调发红;具粒、块状或棱柱状结构 C层(母质层) 、R层(母岩) 4.土壤剖面构造类型:因土壤发育程度不同而形成的构造类型。 根据所含层次可分(A)C剖面;AC剖面;A(B)C剖面;ABC剖面等 而根据复杂程度可分简单剖面和复杂剖面两大类。 简单剖面:原始剖面;弱分异剖面;正常剖面;侏儒剖面;巨型剖面;侵蚀剖面; 复杂剖面:异源母质剖面;埋藏剖面;多元发生剖面;堆叠剖面;翻动剖面;人造剖面。 ☆.土壤形态学特征(颜色、质地、结构、结持性、孔隙状态、干湿度、新生体、侵入体) 土壤颜色:土壤颜色决定于土壤的化学组成与矿物组成,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有机质、矿物质、水分、质地和生物活动等,其中不同的色彩与不同的矿物组成和成土环境有关。 社稷坛五色土:南红、东蓝、北黑、西白、中间黄 黑色:一般与腐殖质含量呈正相关,是肥力高的标志。但有些情况除外,如黑粘土、碱土。此外,硫化物、二氧化锰等矿物及土壤湿度和质地都对土壤黑色深浅有影响。 白色:与石英、高岭石、石灰和水溶性盐类组分有关。此外,长石、潮湿状态的蓝铁 矿、石膏等也可使土壤呈白色。 红色:主要是赤铁矿或水化赤铁矿在土壤中积聚有关。富含氧化铁的土壤,排水越好红色越强。 棕色:含有大量伊利石、云母类矿物和不同水化程度的氧化铁混合物的黏质土壤。棕色在各个土类中分布最广。 土壤的颜色的测定:土壤颜色的判断可以用目力,也可以使用门赛尔土壤比色卡,主要从色调、亮度、彩度三个属性来表示颜色。 色调(色彩、色别)亮度(色值、明亮度)彩度(饱和度) 颜色命名的顺序:色调-亮度-彩度。 土壤结构:土粒相互排列,胶结在一起而成的团聚体,即土壤颗粒胶结的状况。  HYPERLINK /view/26545.htm \t _blank 土壤团粒结构是由若干土壤单粒粘结在一起形成为团聚体的一种 HYPERLINK /view/812060.htm \t _blank 土壤结构。单粒间形成小 HYPERLINK /view/844201.htm \t _blank 孔隙、团聚体间形成大孔隙,所以与单粒结构相比较,其总孔隙度较大。小孔隙能保持水分,大孔隙则保持通气,团粒结构土壤能保证植物根的良好生长,适于作物栽培。 土壤质地:土壤是由许多大小不同的土粒,按不同的比例组合而成的,这些不同的粒级混合在一起表现出来的土壤颗粒粗细情况,称土壤质地。(粘土、壤土、砂土) 从水、气、热、肥、耕五个方面比较(砂盖粘,砂掺粘,粘入砂) 砂质土:粒间孔隙大,透水性强,保水性弱,水气易扩散;通气性好,一般不会积累还原物质;水少气多,热性土,温度易上升,有利于早春作物播种;养分少,保肥力弱,肥效快,不持久。作物根系易伸展 粘质土:粒间孔隙小,透水性差,易产生地表径流,保水力强,易涝季节性干旱;通气性差,容易积累还原物质;水多气少,热容量大,土温上升缓慢,冷性土作物;保肥能力较强,养分丰富,肥效慢但持久;耕性差。根系不易伸

文档评论(0)

创业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