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纽约时报如何报道美版郭美美?| 域外
2014-08-10?喻贤璐?
距8月4日凌晨新华社发布郭美美事件最新消息已一周,而“郭美美”在这周内成为媒体狂欢和舆论声讨的对象。刺猬公社发现,《纽约时报》也曾报道过美国版“郭美美”,而中外报道“郭美美”们时究竟有何差异呢?快随刺猬君一起探个究竟吧!
纽约时报如何报道美版郭美美
by 喻贤璐
自从8月4日凌晨新华社发布《从炫富到涉赌,她为何堕入犯罪深渊?——郭美美涉嫌赌博犯罪被刑拘的背后》一文以来,郭美美就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曾因“郭美美事件”受到牵连的中国红十字会也很快公开发声,称一些机构和个人利用郭美美炫富在网上造谣,严重损害了红十字会的声誉。
在“郭美美事件”中,两个词语声名狼藉。一个是变了味的“干爹”,一个是失去公众信任的“红十字会”。
刺猬君发现,《城市信报》2011年8月15日A31版曾刊发《美国也有个“郭美美”她爸真在公益组织》一文。和中国版不同的是,美国版“郭美美”并没有一个有钱的“干爹”,为她买单的是自己的富豪亲爹菲利普·莱维。
不过,这个亲爹同样也与公益组织相关。文中提到,菲利普·莱维的女儿在纽约大学上研究生期间,曾以“学费补偿”的名义从“青少年研究网络”(the Young Adult Institute Network 简称Y.A.I.)报销了5.04万美元,这笔钱甚至不是为了支付她的大学宿舍租金,而是用于支付其在曼哈顿格林威治村购买的一套公寓的部分费用。
刺猬君随即以“Philip H. Levy”(菲利普·莱维)为关键词在《纽约时报》网站上检索了相关报道。检索发现,《纽约时报》曾于2011年8月2日在头版刊发了标题为《滥用和常用:医药非盈利组织为残疾人募集的百万元》(ABUSED AND USED; Reaping Millions From Medicaid In Nonprofit Care for Disabled)的报道,而报道中所述即为美国版“郭美美”事件。
当年6月底,也就是新闻刊发前两个月,《纽约时报》记者就此事质询莱维兄弟。两天后,60岁的菲利普辞去了该机构执行总裁的职务。他的哥哥,67岁的乔尔·莱维也在6月匆匆卸下机构顾问一职。
同样是慈善机构,同样和“挪用公款”的关键词有关,刺猬君分析发现,《纽约时报》对该事件的报道呈现如下几个特点:
1、美国版“郭美美”的真实姓名从头到尾都没出现
《纽约时报》的相关报道于2011年8月2日在头版发布,全文共计16973个英文字符,英文字数3226个,中文译文的字数为5527个。可见《纽约时报》当时对这一事件的重视程度。
报道中详细记录了菲利普·莱维挪用公款支付豪华轿车、帮女儿在格林威治村购买公寓的腐败行为。更多的笔墨用于描述像“青少年研究网络”类型的私营慈善机构,存在募集资金的使用几乎不受到监管的状况。
值得注意的是,文章对菲利普·莱维任职的YAI公益组织如何成立、如何运作描写的十分详细。然而文章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菲利普·莱维女儿的真实姓名,全部以菲利普·莱维女儿来替代。可以满足公众窥私欲、引燃舆论爆点的菲利普·莱维及其女儿的家庭生活也没有出现。
由此可见,《纽约时报》对采访对象的隐私保护的非常到位,对新闻伦理问题的处理也比较恰当。
报道中使用了三张图片,主图是一个女孩拿着手机的照片,并配以文字说明:“在过去的十年里,YAI慈善机构募集到超过10亿美元的医疗补助”,其他两张则是菲利普·莱维和乔尔·莱维的证件照。
2、报道直击腐败现象全过程,并有大量数据支撑
《纽约时报》相关报道的全文有三个小标题,分别为“填补真空”(Filling a Vacuum)、“虚增的成本”(Inflated Costs)和“医疗巨头”(Medicaid Moguls)。
文章分三部分,首先讲述莱维兄弟经营的私营慈善机构是如何抓住机遇做大做强的。“这对兄弟菲利普·莱维和乔尔·莱维两兄弟从留着小胡子、衣着寒酸的普通社工做起,艰难地维持着一个慈善服务项目照顾15名智障人士。”文章称,受益于记者对这类慈善机构的报道,慈善机构受到了国家的重视。菲利普·莱维也因此进入YAI并在1979年执行董事,哥哥乔尔为执行董事。
其次记录了莱维兄弟多次挪用公款的操作手法;最后对“医疗巨头”的敛财方式做了详细披露。
报道有理有据,大量的数据支撑令人信服。例如,文中提到,莱维兄弟每年能拿到近百万美元年薪。莱维兄弟运营YAI期间,十年内收到来自联邦政府超过10亿美元的医疗补助、700张病床以及为残疾人专用的学校和交通运输等。
刺猬君注意到,在该报道下的网友评论,也大都关注同类非盈利慈善机构的高管薪资,并没有对莱维兄弟及菲利普·莱维女儿的私生活显现出特别的兴趣。
文章就事论事,直接戳中问题要害,焦点直指存在猫腻行为的YAI公益组织。菲利普·莱维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能耗桥画法示例.ppt VIP
- 2024-2030全球高温氨裂解催化剂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吉林省中考英语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pdf VIP
- 23G40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图集.PDF VIP
- P-02 【中信苏宁】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计划说明书-20141111.pdf VIP
- 中国人寿:养老险总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设计旅游线路课件(共18张PPT)《旅行社计调业务》(中国言实出版社).pptx VIP
- 2025金考卷45套化学新高考版主书.docx
- 1401沟通你我他——大学生人际交往幻灯片课件.ppt VIP
- 循环水泵能耗桥分析与节能改造实践.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