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合肥一日游全陪导游词3篇
合肥一日游全陪导游词3篇
合肥,安徽省省会,位于江淮之间、巢湖之滨。下面是学习啦为大家带来的合肥一日游全陪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合肥一日游全陪导游词范文1:
合肥市,古称庐州,又名庐阳,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江淮之间、巢湖北岸,辖东市、西市、中市、郊区4区和长丰、肥东、肥西3县。市内道路宽阔,绿树成荫,景色优美,既多现代建筑,又有名胜古迹,是一座古老而又年青的城市.
淝水蜿蜒而过,遗落阵阵醉人的笑声。环城公园如碧玉珠链;逍遥古津、包河秀色、瑶海公园等如翠珠散落其间;蜀山春晓、包公墓园、教弩梵钟、吴王遗踪,徜徉其间,吊古论今,让人留恋忘返。
合肥素有“绿色城市”、“花园城市”的美名,其环城公园便修建在合肥古城墙的基础之上,沿着起伏的岗丘地形,加之原有的绿林带及护城河,精筑而成。环城公园总长约达9公里,分为六个景区,其中较为著名的有茂林修竹,夏河朝露的银河景区;湖峦相映、水碧枫赤的西山景区;林木葱茏、芳草常青的环北景区。这样的环城公园无城墙之隔阂,面水而立,一派迷人旖旎的江南风光。
合肥一日游全陪导游词范文2:
合肥,安徽省省会,位于江淮之间、巢湖之滨。市域总面积726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30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479万,其中市区人口130多万,是全省旅游中心城市。
合肥历史悠久,自秦置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由于北接中原,南近江南,历为军事重镇和兵家必争之地,自古就有“江南唇齿,淮右襟喉”,“江淮首郡、吴楚要冲”之称。尤其是三国时期魏吴在合肥长达32年之久的交兵,为合肥留下了逍遥津、教驽台、三国新城等众多的三国遗迹。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众多的名人。影响较大的有包公、李鸿章、段祺瑞和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等。
合肥市位于江淮之间,全年气温变化的特点是冬寒夏热,春秋温和。属于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度带气候型,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综观而论,合肥市气候条件优越,气候资源丰富,既适宜于麦类、油菜、午季豆料等喜凉作物的生长,又有利于水稻、棉花等喜温作物的种植,对经营十分有利。气候对发展我市农、林、牧、渔都是有利的。当然由于气候的过渡型特征,冷暖气团交锋较为频繁,天气多变,降水变化大,常有旱、涝、风、冻、霜、雹等自然灾害出现,对农业生产又带来不利的影响。
近年合肥大兴工业,江淮汽车、合力叉车、安凯客车、美菱冰箱、荣事达洗衣机、芳草日化、佳通轮胎、合肥海尔等都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民族品牌,并取得全国瞩目的成绩,2008合肥GDP达到1664亿元,增幅在全国名列前茅!
合肥环境优美,满城绿色。抱旧城于怀、融新城之中的环城公园;松涛阵阵,祥鸟云集的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波光潋滟,浩森无垠的八百里巢湖;以及包公文化旅游区、徽园、西郊风景区,置身其间,无不令人心旷神怡。1992年,合肥被授予全国首批“园林城市”称号,1999年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合肥市域指合肥市行政辖区,包括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和市区,总面积7266平方公里。
合肥市城镇按地位、作用和职能分为4个等级,即中心城市合肥,次中心城市上派镇、店埠镇和水家湖镇,18个中心镇和86个一般乡镇。
合肥一日游全陪导游词范文3:
合肥,安徽省省会,古称“庐州”、“庐阳”。合肥位于安徽省正中央,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襟江拥湖,沿海腹地、内地前沿、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曾为扬州、合州、南豫州、庐州、德胜军、淮南西路等治所,有“江南唇齿,淮右襟喉”、“江南之首,中原之喉”之称,历为江淮地区行政军事首府。安徽省的政治、经济、教育、金融、科技和交通中心,皖江城市经济带核心城市,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城市,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同时也是国家综合交通和通信枢纽之一。合肥拥有三所国家实验室和四座重大科学装置,是仅次于北京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布局重点城市,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同时是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中日韩围棋三国赛的永久举办地。
合肥之名称的由来就不能不说到淝水。淝水源出自城西南七十华里的紫蓬山(又名李陵山),出山后分二支,一支东下经城南绕到东关,称为南淝河;一支向北,与鸡鸣山龙井的水汇合后,又分二支:一支折向东流,穿城而过,称为金斗河(今天已不存在了),另一支向北经寿县,注入淮河,称为东淝河,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即发生在此。晋middot;谢玄在此地以少胜多大败符坚。按《尔雅》释义:“归异出同”曰肥,这是肥水得名的依据。合肥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在此汇合而得名(一说因古时庐州由合州改名而得名),素以“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三国旧地、包拯故里”闻名于世。合肥之名,最早出现在史学家司马迁《史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