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借腹生子亟待立法规制 日期:2011-12-21 作者:傅达林 来源:京华时报
新华网甘肃频道消息 一方需要孩子,一方需要金钱,荒唐的“代孕生子”交易一拍即合。由于其与社会道德和法律相背离,所以供需双方长期以来一直以隐蔽的方式进行交易。可是,表面风平浪静的借腹生子协议却可能同时给数个家庭埋下危险伏笔,同时还会引发道德、法律等一系列问题。
法律界人士指出:卫生部曾于2001年8月1日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两项法规,明确禁止代孕和买卖精子、卵子、受精卵。“代孕”双方办理的代孕合同、保密合同视为无效合同,合同中的各项条款均不受法律保护。
典型案例
案例1:美貌女舍命代孕成被告
出生在赣南偏远山区一个贫困农民家庭的朱琳玲,大学毕业后几经周折,最终成为金融机构的白领阶层。身材高挑、娇美艳丽的她不知不觉年华渐逝,已然27岁的她却依然没有意中人。一次偶然的机会,朱琳玲结识了某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柳仁涛。柳仁涛人过中年,却依旧膝下无子。为了生一个健康聪颖的接班人,柳仁涛出价200万元要求朱琳玲为他代孕生子。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免去辛苦的打拼,走一条幸福的捷径,朱琳玲内心挣扎之后答应了柳仁涛的要求。2007年8月28日两人签订了一份代孕协议。协议签订后,柳仁涛支付了包括一年生活费在内的265万元。
为了尽快完成协定,朱琳玲在经历了两次流产后,不顾尚未恢复健康的身体再次怀孕,竟意外怀了个恶性葡萄胎,虽经抢救保住了性命,却从此失去了生育能力,此时,代孕协议只能解除了。2009年8月,柳仁涛的妻子得知这一情况后,将朱琳玲告上法院,称丈夫私自将夫妻财产擅自送给朱琳玲,是无效的民事行为,朱琳玲前后共取得的包括医疗费、生活费、购物费等在内的288万元没有法律根据,应予返还,朱琳玲购买的一套房屋及车库,应归她和柳仁涛共同所有,经折算,朱琳玲还应返还人民币213万元。
2010年2月2日,赣州市章贡区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做出一审判决:朱琳玲拥有的某世纪花园房屋及车库二间归柳仁涛及妻子共同所有。213万元作为对朱琳玲的身体补偿,不再追回。
(文中当事人为化名)
案例2:借腹生子引发抚养权纠纷
20岁的乡下姑娘陈红以15万元的补偿金,同意替人代孕。可儿子生下来后,陈红却想留下孩子,不愿将孩子交给生父赵嘉抚养。为了争夺儿子的抚养权,陈红将赵嘉告上法庭。2011年2月,南宁市法院审结了这起抚养权纠纷案,孩子抚养权判归生父所有。
赵嘉的妻子无法生育,夫妻俩商量之下决定“借腹生子”。2006年,经人介绍,他们结识了年仅20岁的陈红,并以15万元的补偿金与陈红达成代孕协议。协议约定,陈红自愿为赵嘉夫妻代孕,赵嘉同意支付15万元代孕补偿金给陈红。孩子出生后,陈红马上离开赵嘉及孩子。一年后陈红为赵嘉生下一子,陈红按照协议约定离开了。转瞬几年过去了,陈红对孩子的思念从来就没有断过。为此,陈红不顾当初签订的协议,讨要孩子的抚养权。
法院经审理认为,赵嘉与陈红签订的代孕协议违反公序良俗,当数无效。但是孩子已经出生,孩子的父母对孩子均有抚养权,但在孩子的父母必须分开的情况下,孩子只能确定由更有利于抚养孩子的一方携带。赵嘉有住所,收入颇高,法院判决:孩子由赵嘉携带抚养至其独立生活止。
(文中当事人为化名)
专家说法
主持人:陈霞
嘉 宾:甘肃圣方律师事务所律师 梁建莉
甘肃勇盛律师事务所律师 周文杰
主持人:我国法律对“代孕”行为是否进行了规范?
梁建莉:代孕行为在法律上是禁止的,卫生部2001年8月1日曾经颁布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里面明确禁止代孕行为,特别禁止以任何形式买卖配子、合子、胚胎。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得实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术。这说明以商业为目的的“代孕”行为是为法规所不容的。
周文杰:上面案例中的代孕,指能孕女性接受委托,在取得一定报酬后,为他人孕育、分娩新生儿。代孕行为包括代孕介绍和代孕实施两个步骤,购买代孕服务在法律上也是不允许的。他们的行为都违反了民事法律行为的基本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并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从民法的角度应该认定为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代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巨大,在孩子未来的监护问题上也会导致混乱,因为两个母亲都可能去主张对孩子的监护,对现存的伦理秩序会造成极大的挑战。因此建议在刑法修改的时候应对刑法第336条进行扩张性补充,对代孕的中介和实施者都要追究刑事法律责任。
主持人:以上案例中,双方当事人签订的代孕协议是否受法律保护?
周文杰: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人身及其组成部分不能成为商品,也就是连血液都不能成为商品。因此根据这个规定,在这个前提下,代孕协议就是不符合合同法律的。因为,法律上无法确定到底谁是亲生母亲,这样的协议也不受法律保护。我国法律上的父母子女关系包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