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地层分析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旋回对比、分级控制”方法的要点 在小层对比中,在对旋回分级解剖的基础上,以高级别旋回进行控制,开展低级别旋回的对比。其要点归纳为: ① 用标准层划分大段,即油层组(砂层组)对比,相当二级旋回对比; ② 在二级旋回指导下,划分三级旋回(复油层),进行复油层对比; ③ 掌握三级旋回内各类岩性组合特点(如:岩性变化规律、厚度以及厚度变化等),在三级旋回的指导下,对比单油层; 三级旋回 (复油层) 单油层 (3)小层(油层)划分对比的注意事项 ① 传统意义上的小层划分对比时,对砂体的成因认识不是很重视,强调的是成因意义不甚明确的旋回划分方案。因此在对比时,所强调的“旋回对比、分级控制” 原则,事实上在实际工作中的可操作性不是很强,对各级旋回的认识较含糊。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认为,应有意识地采用过程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理论和观点来指导旋回的划分,赋予各级旋回成因意义,这样,才能保证在小层划分对比中,将 “旋回对比、分级控制” 原则落实到实处。 ② 砂岩对比线的连接有两种: I:从生产出发,强调砂岩的可对比性和连通性; 砂岩连通性对比模式 孤岛油田东区储层细分对比剖面 D1-21 D1-23 D1-25 D1-27 D1-29 D1-31 D1-33 D1-35 Ng3 Ng4 Ng422 Ng31 Ng322 Ng331 Ng332 Ng332 Ng333 Ng333 Ng341 Ng342 Ng351 Ng342 Ng351 Ng352 Ng353 Ng354 Ng432 Ng442 Ng444 Ng443 Ng441 Ng432 砂岩连通性对比 II:从研究的角度出发,强调对单砂体成因特征的反映,考虑沉积方式,从成因的角度进行小层砂体的对比。 侧积对比 三角洲前缘前积沉积模式 岩性旋回对比 等时地层对比 宝浪油田砾质辫状河小层(成因)划分对比 加积沉积模式 强调连通性的对比 强调成因(沉积方式)的对比 曲流河侧向迁移的沉积模式 侧积沉积模式 ③ 小层划分对比不仅要进行单砂体的对比,还要对小层/复油层(油砂体)、砂层组内的隔层、夹层的分布进行精细对比,为揭示砂体的精细构成、研究剩余油的空间分布服务; ④ 小层划分对比结果还需与油气水分布的认识相结合,做到砂体的空间展布与油水分布相一致。 ⑤ 小层划分对比的结果应结合动态资料进行检验,以验证小层对比的正确程度。 例如,利用试油、试气、试采、注水、测压等资料,能帮助判断砂体的连通性,进而检查小层划分对比的结果。同时还能帮助判断隔层、夹层对比的正确程度,是否有微断层的存在等。 (4)河流相地层的划分对比 河流相地层由于砂体频繁迁移,导致地层缺少标准层。同时,沉积旋回在剖面上表现不稳定,砂体之间互相叠加、切割、切叠。因此,河流相砂体具有极大的宏观非均质性,其小层划分对比的复杂性极大。 因此,河流相地层的小层划分对比,应在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在搞清河流相类型,分析河道砂岩叠加模式的基础上,采用:① “等高程法”;②“切片法”进行小层划分对比。 ① “等高程法” 基本原理:河流由于沉积时的准平原化,其地形高差相差不太大,因此,同期形成的沉积物,它们沉积时的高程,基本上是一致的。 具体做法:把距同一标准层等距离的砂岩体作为等时面,把位于同一等时面上的砂岩划为一个小层时间地层单元; ① “切片法” 基本原理:在地形起伏不大的地区,当沉积速率和沉降速率在研究区内相同或有规律变化时,其同一时间单元内的地层厚度基本相同或有规律变化; 具体做法:把距同一标准层等距离的砂岩体作为等时面,等厚切割地层,或厚度有规律地切割地层。 h1 h2 h3 h4 t1 t2 t3 t4 h1 h2 h3 t3 t2 t1 (4)河流相厚砂体小层对比模式(小层劈分) 河流相地层由于砂体频繁迁移,导致多期河道砂岩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叠加,形成许多厚砂岩。这些厚砂岩由于是多期河道砂岩叠置而成,因此,具有非常复杂的非均质性,对小层油水运动有非常大的影响,因而对剩余油的分布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细致解剖这些厚砂体。 河流沉积学研究表明,河道厚砂岩的叠置方式一般有三种:① 叠加(包括垂向叠加、错位叠加);②切叠;③ 切割。 叠 加 增 厚 垂向叠 加 错位叠 加 切 叠 增 厚 切 割 增 厚 (4)河流相厚砂体小层对比模式(小层劈分)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及时总结砂岩的叠加模式,建立河流相砂岩细分对比模式。 441 442 443 444 422 421 41 35 41 42 341 342 342 351 352 351 352

文档评论(0)

创业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