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号与系统基本实验
- PAGE 4 -
第 PAGE 47 页 共 NUMPAGES 50 页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50 页
华中科技大学
12 级
《信号与控制综合实验》课程
实 验 报 告
(基本实验一:信号与系统基本实验)
姓 名 学 号 专业班号
指导教师
日 期
实验成绩
评 阅 人
实验评分表
基本实验实验编号名称/内容实验分值评分实验一 常用信号的观察5实验二 零输入、零状态及完全响应5设计性实验实验名称/内容实验分值评分实验五 无源与有源滤波器10实验六 低通、高通、带通、带阻滤波器间的变换10实验七 信号的采样与恢复实验15实验八 调制与解调实验15创新性实验实验名称/内容实验分值评分教师评价意见总分
目 录
实验一 常用信号的观察……………………………4实验二 零输入、零状态及完全响应……………………………7实验五 无源与有源滤波器……………………………8实验六 低通、高通、带通、带阻滤波器间的变换……………………………14实验七 信号的采样与恢复实验……………………………19实验八 调制与解调实验
……………………………31实验体会……………………………35
实验一 常用信号的观察
一、任务与目标
1. 了解常用信号的波形和特点。
2. 了解相应信号的参数。
3. 学习函数发生器和示波器的使用。
二、实验过程
1.接通函数发生器的电源。
2.调节函数发生器选择不同的频率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及组合函数波形,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三、实验报告
(x为时间,y为幅值)
100Hz 4V 正弦波
y=2sin(628x-π/2)
100Hz 4V 方波
y=2 t=(2n-1)x*0.0025~(2n+1)x*0.0025 x为奇
y=-2 t=(2n-1)x*0.0025~(2n+1)x*0.0025 x为偶
100Hz 4V 锯齿波
100Hz 4V 三角波
由50Hz的正弦波和100Hz正弦波组合的波形
y=0.2sin(628x)+0.1sin(314x)
实验二 零输入、零状态及完全响应
一、实验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系统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完全响应的原理。
2.学习实验电路方案的设计方法——本实验中采用用模拟电路实现线性系统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完全响应的实验方案。
二、原理分析
实验指导书P4
三、实验过程
1、接通电源;
2、闭合K2,给电容充电,断开K2闭合K3,观察零输入响应曲线;
3、电容放电完成后,断开K3,闭合K1,观察零状态响应曲线;
4、断开K1,闭合K3,再次让电容放电,放电完成后断开K3闭合K2,在电容电压稳定于5V后断开K2,闭合K1,观察完全响应曲线。
四、实验报告
上图为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完全响应曲线。
五、实验思考题
系统零输入响应的稳定性与零状态响应的稳定性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相同。因为系统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都是系统传递函数的全部极点si(i=1,2,3,…,n),完全位于s平面的左半平面。
实验五 无源与有源滤波器
一、实验原理
实验指导书P14
二、实验目的
1.了解无源和有源滤波器的种类、基本结构及其特性;
2.分析和对比无源和有源滤波器的滤波特性;
3.掌握无源和有源滤波器参数的设计方法。
三、实验内容
1、观察电路板,接通电源;
2、选定TP1从示波器上得出其大致幅值变化。改变频率,记录幅值,在变化剧烈处多记录几点;
3、依次记录其他各滤波器幅频特性。
四、实验报告
无源滤波器幅频特性
无源LPF无源HPF无源BPF无源BEFf/HzU/Vf/HzU/Vf/HzU/Vf/HzU/V106.164000.20500.202004.60606.126000.44800.403004.041006.048000.681500.604003.562005.8010000.962000.805002.863005.4820001.243001.007001.9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