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产物复习教程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多糖植物糖苷的特点: 1、植物糖苷中最常见的组成单糖是葡萄糖,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半乳糖; 2、植物糖苷中的糖苷键都是1,2-反式,强心苷中2-脱氧糖苷键例外; 3、皂苷的糖链最为复杂多样,其次是黄酮苷; 4、其他植物糖苷中的糖链较为简单; 5、对于芳香类化合物,既存在O-苷,也存在C-苷; 6、糖苷的糖链常被一些酰基所修饰; 7、糖苷是种属特异性的,糖链是苷元特异性的。 小结:按照糖基个数: 单糖、低聚糖和多糖。 多糖的提取方法:热水浸提法、酸浸提法、 碱浸提法、酶法等; 多糖的分离工艺:水提醇沉法,膜分离法,超声波分离法,超临界萃取法。 多糖的分离纯化法:分级沉淀法,活性炭柱层析法,凝胶过滤法,离子交换树脂法,透析法 糖类除蛋白质的方法:Sevage法,TLA法等; 脱色:活性炭,DEAE纤维素吸附色素等; 糖类的鉴定:苯酚-硫酸法,费林试剂方法等 2黄酮苷:C-糖苷 金莲花:牡荆素、荭草素。抗菌、抗病毒。 葛根:葛根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盐酸-镁粉(锌粉)反应: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阳性 四氢硼钠反应:二氢黄酮阳性 AlCl3反应:判断分子中是否有3-OH, 5-OH和邻二酚羟基 Mg(OAc)2反应:二氢黄酮可产生天蓝色荧光 ZrOCl2+柠檬酸:判断3-OH或5-OH SrCl2:判断邻二酚羟基 硼酸显色反应:5-OH黄酮或2’-OH查耳酮 碱性试剂显色反应:黄酮醇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1、溶剂提取法 (1)、乙醇(甲醇)提取法 浓度选择 苷类:60-70%醇 苷元:高浓度的醇 注:甲醇的提取效率高于乙醇 提取操作:回流(reflux)、浸渍(immersion treatment)、渗漉(percolation)… (2)、热水提取法 适用于苷类 优点:安全、成本低 缺点:杂质多 注意:破坏酶活性 提取操作: 煎煮(decoction)、浸渍(immersion treatment)、渗漉(percolation)… (3)、碱性水或碱性稀醇提取法 提取流程:植物加碱水浸渍过滤→碱水→加酸水酸化→沉淀(黄酮) 注意:加入的酸、碱度应尽可能低。当有邻二酚羟基时,可加硼酸保护。 常用的碱:碳酸钙、氢氧化钙、氢氧化钠。 (4)、系统溶剂提取法:用极性由小到大的溶剂依次提取。 例如:先用石油醚或己烷脱脂,然后用苯提取多甲氧基黄酮或含异戊烯基、甲基的黄酮。 氯仿、乙醚、乙酸乙酯可以提取出大多数游离的黄酮类化合物。 丙酮、乙醇、甲醇、甲醇-水(1:1)可以提取出多羟基黄酮、双黄酮、查耳酮、噢哢(橙酮)类化合物。 稀醇、沸水可以提取出苷类。1%HCl 可以提取出花色素类等。 2、超临界流体萃取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CO2 :低极性成分CO2-甲醇、乙醇、丙酮 (夹带剂 15%):中等极性成分 如:大豆黄酮的提取。 3、微波提取法(microwave extraction):能耗低,效率高,适用于水、醇、油等溶剂但微波辐射,有的成分可能被破坏如:甘草总黄酮的提取。 甘草黄酮的最佳条件为:固液比8倍,乙醇浓度为38%,加热功率为288W,加热时间为1min。 甘草黄酮的最佳条件为:固液比8倍,乙醇浓度为38%,加热功率为288W,加热时间为1min。 4炭粉吸附法 适用于黄酮苷类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 溶剂萃取法 分离苷和苷元 PH梯度萃取法 铅盐沉淀法 分离含羟基黄酮和无羟基取代的黄酮 5、硼酸络合法:   有邻二酚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与硼酸络合,生成物易溶于水,借此可与无邻二酚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相互分离。 6、柱色谱法:   包括硅胶、聚酰胺、葡聚糖凝胶、纤维素粉、C18填料、氧化铝等。其中氧化铝极少用。 柱色谱法是分离单体的有效方法,根据填料粒度,可采用常压色谱、低压、中压色谱以及高效(高压)液相色谱法。 ⑴硅胶柱色谱 出柱先后顺序: ①若母核结构相同,而-OH取代数目不同,则-OH多的后出柱 ②易形成分子内氢键的-OH,其极性变小先出柱 如:邻二-OH 间二-OH (Rf值) ③一般出柱顺序:苷元 单糖苷 双糖苷 多糖苷 ⑵氧化铝柱色谱 通常情况下,要求在分子的结构中无酸性基团,或Ar-OH被甲基化。 ⑷聚酰胺柱色谱 聚酰胺吸附物质的原理:氢键缔合 (糖类等亲水性杂质) (总黄酮) 幻灯片21 提取分离-分离 SH5、硼酸络合法:   有邻二酚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与硼酸络合,生成物易溶于水,借此可与无邻二酚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相互分离。 APE \* MERGEFORMAT  聚酰胺对化合物吸附力的影响因素: ①形成氢键的基团越多,则吸附力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