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7.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6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读图6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补给?)的原因及过程。(6分) (2)?读图6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原生植被?)的变化及原因。(8分) (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发展选纸业的理由。(6分) (4)?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 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2分) 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4分) (2) 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2分)沼泽萎缩。(2分) 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4分) (3)速生桉适应性强,成材快,是良好的造纸原料。(3分)发展造纸能增加就业,创造产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3分) (4)(我国西南地区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低于热带雨林地区;(2分)(有旱、雨季之分,)旱季时间较长,降水较少。(2分) 【命题立意】以景观示意图和文字为信息载体考查人地关系,从地区农业生产活动出发,考查从地理景观示意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并进而分析地理环境特征的形成过程及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阐述产业活动的可行性理由,探讨物种入侵(引进)的可行性及可能造成的环境后果。命题立意重点是能力立意,并思考物种入侵的后果,意在关注环境问题。 试题难度:(1)中等(2)易(3)较难(4)难。 【解题思路】 (1)沼泽水属于地表水的范畴,地表水的补给有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地下水等。设问中问的是最稳定的补给水源,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一般都有季节变化,特别是我国季风区,变化更大,因此地下水是最稳定的补给来源。提取图像信息,该沼泽地处山前地势平缓地带,地下水位浅且海拔较低,而山坡是地下水位较高,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地下径流可补给水位低的沼泽区。而山坡上有天然次生林和灌丛,在雨季有涵养水源的作用,转化为地下水储存下来,再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补给山前沼泽。 (2)从示意图中提取信息,桉树种植前,当地山坡上有大量天然次生林和灌丛,山前有大面积沼泽,地下水位较高。种植桉树后,改变主要发生在山坡下部,其他植被(次生林和灌丛)消失,山坡上部植被变稀疏,沼泽地植被变稀疏,沼泽面积减小,地下水位下降。原因可从文字材料中获取“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一角度出发去思考,就能很容易得出“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的结论。 (3)提取文字信息“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因此可为造纸业提供原料,而发展一种产业,还会产生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发展地方经济等一系列社会效益。 本题开放性强,可以充分调动思维,以速生桉作为“主体”,从人地关系角度,分析其优势的区位条件(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与人文地理环境条件)。 (4)抓住题干设问中的限制性条件“从降水的角度”,因此思考方向是比较我国西南地区和桉树原产地(澳大利亚热带雨林气候区)的降水差异。我国西南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旱雨季节变化,且降水总量少于热带雨林气候。故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桉树。 选做题 42.(10分)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该地夏宜避暑,冬可滑雪,吸引了大量游客。图9示意神龙架及其周边地形,图中山峰为神农架主峰神农顶。 说明神农架夏季、冬季均吸引游客的自然原因。 【参考答案】神农架地处亚热带,(2分)山地海拔较高,(2分)植被繁茂,(2分)夏季凉爽,(2分)冬季有积雪。(2分) 【命题立意】以文字和等高线地形示意图为信息载体,考查某地成为旅游吸引物的自然原因。考查立意以能力立意为主。试题难度:易。解题关键:正确获取和解读信息。 【解题思路】本题文字材料信息非常显著“该地夏宜避暑,冬可滑雪,吸引大量游客”。故答案几乎不用多加思考,直接引用原材料中的文字信息,在此基础上对“夏宜避暑,冬可滑雪”的自然原因加以分析。遗憾的是高考参考答案对此并没有深入分析。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经过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我国各地不同农作物的播种、收获等的时间相对固定,否则会影响农作物的产全和质量。2013午4月,东北地区特续低温.大田春播时间普遍比常年推迟7-10天。 分析4月份持续低温对东北地区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