渎职侵权犯罪问题研究.docx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渎职侵权犯罪问题研究.docx

渎职侵权犯罪“立案难、查办难”问题研究 渎检犯罪的查办作为检察机关自侦部门主要查办的案件类别之一,管辖着刑法对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职务犯罪的44个罪名,从刑法罪名的角度上看,几乎包罗万象,管辖着职务犯罪的方方面面。而实际上与管辖着贪污、受贿等8个罪名的反贪局相比,大部分基层院每年反贪立案人数都在8人以上,部分院甚至达数十人,而渎检部门却往往一案难求、一案难立。这在近些年党和国家的反腐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反贪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的背景下显得十分不协调。渎职侵权犯罪不仅妨害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而且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声誉和威信,检察机关在大力打击贪污贿赂犯罪的同时应该也要加强渎职侵权犯罪的打击力度,两手都要抓,两手都需要硬。能否在查处渎职侵权犯罪案件上取得突破,不仅是渎职侵权检察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且是检察机关推进检察业务均衡发展,使之适应新形势,切实把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纳入反腐败斗争总体格局而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当前制约查办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立案难”与“查办难”问题。 立案难问题 立案的人数是自侦部门考评的最重要的指标,但“立案难”却是所有侦查人员都害怕的问题。从笔者所在院来看,自2011年以来以渎职侵权罪名立案的共有3件3人,平均每年还不到一人;而全省平均一般也仅在2人左右,且纵观全省数据来看,近些年几乎每年都存在部分县市面临着全年渎职侵权犯罪立案侦查人数为零的尴尬局面。 (一)犯罪主体范围受限。渎职侵权犯罪的主体仅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刑法》第九章以外的一些章节,虽然也有一些关于渎职罪的规定,但是远不能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外的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行为包括进去。例如,《刑法》第419条规定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毁损、灭失罪,其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但在实践中,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毁损、灭失通常是博物馆、纪念馆等事业单位人员,但这些人员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能成为渎职罪的主体。像这种因玩忽职守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巨额国有资产流失案件时有发生,?而现行法律对此却无能为力。 (二)危害后果界定难。渎职侵权犯罪是一种结果犯,即就是要求有确定具体的危害后果发生了才构成犯罪,但渎职侵权犯罪的危害后果往往难以准确界定,影响了案件的立案侦查。如笔者2013年初查的一件案件,我县农机总站的工作人员为帮助其在农机公司工作的亲戚完成销售任务,把农民的身份信息收集好,然后用国家补贴申购了一批刹车灯免费发放给农民,且农民的申报数量是每人六台而农机总站的工作人员则每人发四台,剩下的200多台则由其随意送人。经过调查农民把杀虫灯拿回家后就丢在角落并未投入使用,相应的37万余元的国家补贴实际上未发生实际作用,仅肥了经销商的腰包。本案中若把全部刹车灯数额都界定为危害后果,则难道了滥用职权的公共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的标准,若仅认定200余台为损失,这数额仅有10余万未能达到立案标准。本案从形式上其危害后果是仅损失了200余台的杀虫灯,但其实质上使用强行摊派的手段套取国家补贴,农民虽然领到了杀虫灯,但其现实生存对其并无需求,一直未投入使用,本质上是对国家补贴资金的浪费。经各级院反复讨论,出于慎重,最终未立案,由此可见渎职侵权案件的危害后果界定难对案件立案侦查的影响。 (三)渎职行为界定难。在现实渎职侵权案件的查办经验中,笔者最大的体会就是大部分嫌疑人以及发案单位都有一种仅是工作失误而不是渎职犯罪的错误认识。?举例从滥用职权犯罪来说,滥用职权表现为其行为违反了职责规定,且主观上应该预见其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却没有预见。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区别,不仅看行为人是否违反职责规定,而且还要看重大损失结果的发生是否与其违反职责规定的行为有刑法因果关系,以及因果作用力的大小。如果不具有刑法因果关系,或者因果作用力不大,那么属工作失误;如果具有刑法因果关系且作用力足够大,则属滥用职权罪。这里面的因果关系的大小关系到罪与非罪问题,但到底多大的因果关系才算犯罪,在现实中则很难界定,给案件的立案带来了难度。 (四)案件线索稀缺。首先由于民间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普遍都有不是“经济问题”就够不上犯罪这种错误认识,且检察机关查处此类案件较少,宣传力度不够,广大干部、群众实际上对检察机关渎职侵权检察职责、任务,大多不甚了解,更不清楚哪些行为属于渎职侵权犯罪,并且由于大多数渎职侵权行为与其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造成他们同渎职侵权犯罪行为作斗争的积极性不高,由此出现不知如何举报或不愿意举报。所以群众在举报的同时往往仅关注贪污贿赂犯罪线索的举报而忽视了对渎职侵权犯罪线索的举报。其次,渎职侵权犯罪的主体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这类人员中,大多数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应变能力,其犯罪手段具有多样性、隐蔽

文档评论(0)

xinshengwen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11233133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