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年级上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知识点
能量转化的普遍性
雪山上疾驰的汽车被快速滑落下来的积雪推翻并吞没,积雪的势能转化为动能。
人造卫星在太空中的电能靠太阳能转化而来。
火山地带的热泉水向外喷出的能量多由地热能转化而来。
青蛙从地上跃起,捕捉害虫的能量是由生物质能转化的。
大量事实表明,自然界中各种形式的能量都不是孤立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会发生相互转化,能量也会在不同的物体间相互转移。所谓“消耗能量”“应用能量”或者“获得能量”,实质上就是能量相互转化或转移过程。能量转化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自然界中物质运动形式的变化总伴随着能量的相互转化。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各种能量之间都可以相互转化,同种能量在不同的物体上可以发生转移。
胶片感光成像——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激光切割金属——光能转化为内能;
特技跳伞——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水电站发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植物生长需要阳光——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质能(生物化学能)
森林火灾——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后面的球将前面的球装走——后面球的动能转移到前面的球上;
热传递——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识别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法
从能的形式变化上辨别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如果某物体有能量增减,并且在增减过程中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就是能的转化过程。如果某物体的能量有增减,且在增减过程中能的形式没有发生变化,这个过程是能量转移的过程。
识别物体的能量转化成了什么能量时,首先要确定物体原来具有什么能量,后来哪些能量有增减,再依据现象分析减少的能量到哪儿去了,增加的能量从哪儿来。
能量广泛地联系着各种自然现象
摩擦生热:摩擦属于机械运动,生热与热现象有关,这是机械运动和热现象之间的练习。
电灯发光:电灯与点现象有关,发光与光、热现象有关,这是电现象与光、热现象之间的联系。
电池供电:电池供电是电池内部发生化学反应,这是化学现象与电现象之间的联系。电动机是利用电来使物体运动,这充分体现了电现象与机械运动之间的联系。
各种自然现象都存在着相互联系,这些联系都依存着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功:能量转化多少的量度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两者缺一不可。
公式、物理量符号及单位:
功率:能量转化快慢的量度(或对物体做功快慢的量度)
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
公式、符号及单位:
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的方法
依据做功的必要因素可知,下列三种情况对物体都没有做功:
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但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例如物体在光滑水平面由于惯性而做匀速运动。没有力对物体做功。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没有沿力的方向通过距离。例如,用力推车,车没有推动。推车的力没有对物体做功。
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也通过了距离,但物体移动的距离跟物体受到力的方向垂直。例如,手用竖直向上的拉力提水桶,沿水平方向移动一段距离,这个拉力也没有对水桶做功。
辨析做功“快”与做功“多”
做功快慢和做功多少是两个不同概念。例如,甲在1s内做了50J的功,而乙在5s内做了100J的功时,乙做的功虽然比甲多,但它比甲用的时间长,平均1s内只做了20J的功,所以乙比甲做功要慢。可见,做功快慢是跟做功的多少和做功所用时间的多少有关的,在物理学中用功率来描述,而做功“多少”在物理学中用功来描述。
功率大小的比较方法
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越多的物体,功率越大,这是物理学中常采用的方法。
在完成相同功的条件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所用时间越短,功率越大。
在做功的多少和所用时间都不相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后进行比较。
计算功率的另一个公式
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以速度v沿拉力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拉力做功的功率等于力与物体速度的乘积。(P=Fv)。
推导:
由该公式可知:在功率P一定时,力F与速度v成反比。
应用:汽车上坡时,司机换用抵挡,减小速度,以获得较大的牵引力。
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杠杆有五个要素: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
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杠杆的五要素可以用杠杆示意图表示出来。
力臂的画法:
首先确定支点O。
画好动力作用线及阻力作用线。画的时候可用虚线将力的作用线延长。
再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画出垂足,则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
最后用大括号勾出力臂(或在线段两端标上箭头表示力臂的端点),在旁边分别用字母l1和l2表示动力臂和阻力臂。
杠杆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条件表达式: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若用F1表示动力,F2表示阻力,l1表示动力臂,l2表示阻力臂。则有:
探究时注意的问题:
实验前要先调节杠杆两端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财产保险案例分析保险考研[精品].pptx VIP
- 财产保险案例分析保险考研.ppt VIP
- 2025年税务检查重点趋势分析及涉税风险防控.pdf VIP
- 财产保险案例分析和计算题 .pdf VIP
- 财产保险案例与分析.docx VIP
- SBT 10532-2009沐浴企业等级划分技术要求.pdf
- 江西省上饶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测试卷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人工智能技术在特殊教育融合教育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水利工程外观质量评定规程DB34∕T 4010-2021》知识培训.pptx VIP
- DLT741-2023年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