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简答与大题重点分析.doc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简答与大题重点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放射防护三原则为 实践的正当性, 放射防护的最优化, 个人剂量的限制(职业人员平均年有效量不应超过20mSv,普通人员不应超过1mSv) 2四方面 其一减少照射时间 1.尽量用摄影代替透视 2.提高记录和显像系统的灵敏度 3.提高成像质量及减少重复检查 其二.屏蔽防护 1.使用长遮线筒及限制射线束的大小 2.应禁止使用塑料制锥形遮线筒 3.限制X线管组装体的X线泄漏 4.使用持片器 5.患者防护屏蔽 6.工作环境的屏蔽 其三.减少无效X线射线量 1.尽量合理采用高管电压投照 2.X线机应使用不小于规定的固定滤过厚度 3.增加管电压与加大滤过层厚度 其四 距离防护 1.尽可能远离受检者,以减少散射线的照射 2.最高管电压低于60kV时,焦点距患者皮肤不得小于100mm,若为60kV以上,则不得小于200mm. 3.除受检部位外,身体其他部位应尽量远离有用线束。 3龋病的影像学表现 浅龋 1.圆弧形凹陷缺损区 2.只累及釉质或牙骨质 3.常规根尖片或牙合翼片检查 4.区分于正常牙颈部釉牙骨质交界处的三角形密度减低区 中龋 1.圆弧凹陷状牙硬组织缺损,有的可为口小底大的倒凹状缺损 2.牙髓组织受到激惹,修复性牙本质形成,洞底边界清楚 深龋 进入牙本质深层,接近牙髓甚至与牙髓室相通 4根尖脓肿、根尖周肉芽肿、根尖周肉芽肿 根尖脓肿(急性、慢性)(选用 下颌升支侧斜位片 曲面体层片 升支切线位片 下颌横断牙合片) 骨质增生多见,骨质破坏少见 下颌升支侧斜位片或曲面体层片可见弥漫性的骨密度增高,其中可见局限性骨质破坏灶 下颌升支切线位片则可见密质骨外有骨膜成骨 增生骨质的边缘一般较整齐,且升支外侧密质骨无明显破坏。 7婴幼儿颌骨骨髓炎 婴幼儿多见 好发于上颌骨 多为血源性感染 慢性期死骨形成 8.Garre骨髓炎(骨膜成骨、不形成脓肿、无骨坏死发生) 通常与第一磨牙龋齿有关 好发于儿童和年轻成人 肿胀常见单侧下颌角下缘及升支 致密性骨硬化伴骨膜新骨形成 呈葱皮样改变 9. 颌骨放射性骨坏死(下颌骨{曲面体层片}多于上颌骨{牙合片及华特位片},主要症状是疼痛和骨暴露) 牙及牙周 易发生龋齿,好发于牙颈部,病变初期为浅龋 颌骨 骨质呈弥漫性疏松,进而有不规则破坏,呈斑点状或虫蚀样。有时病变区中间有散在增粗的骨小梁和密度增高的小团块病理性骨沉积。 死骨不易分离 很少发生骨膜成骨 10.成釉细胞瘤(10分)(多房型、单房型、蜂窝型、局部恶性征型) 颌骨膨胀明显,以向唇颊侧为主 牙槽骨浸润及硬骨板消失 密质骨断裂 周边局部硬化 牙移位明显 可含牙 牙根吸收多 病变边缘清晰,多被致密白线包绕 局部恶性征型少见,X线显示受侵颌骨无膨胀改变,但颌骨骨小梁和密质骨溶解消失,颌骨外形轮廓也随之消失。 瘤内罕见钙化 11. 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男性多于女性,下颌{第三磨牙}多于上颌{第一磨牙后区})(5分) 1.单囊多见 2.肿瘤内可含牙或不含牙 3.颌骨膨胀可向舌侧发展,甚至穿破舌侧骨板。 4.多囊者沿下颌骨长轴发展,囊腔大小相差不明显。 5.牙根吸收少见,多呈斜面状 12骨肉瘤:是发生于颌骨内较常见的恶性肿瘤 呈灰白或灰红鱼肉状,质地松软 好发年龄为10到30岁,男多于女 一般沿血液循环转移 影像学表现:1.骨质结构改变(溶骨区骨小梁破坏吸收,溶骨者可在颌骨内出现虫蚀状边缘的低密度区) 2.瘤骨形成 是成骨骨肉瘤的重要标志之一,瘤骨表现为斑片状和日光放射状 3.骨膜反应 有层状和袖口状(骨膜三角:名解) 4.软组织肿块形成 13骨折的基本X线表现:1.骨折线2.异常致密线3.骨小梁扭曲紊乱4.游离骨碎片5.压缩变形6.骨缝分离 骨折X线片观察要点:1.骨折的部位数目(间接骨折、多发性骨折)2.骨折的类型3.骨折的移位4.骨折线与牙的关系5.骨折线与营养管及正常骨缝影像的区别 14. 下颌骨骨折(多发于颏部、体部,其次为下颌角部及髁突) 影像学表现:(X线检查可选择下颌骨侧斜位、下颌骨后前位、下颌开口后前位、下颌前部牙合片、曲面体层片)1.颏部骨折(1.发生于正中联合部2.如为双骨折或粉碎性骨折,显示下牙弓变窄)2.颏孔区骨折(1.长骨折段向下内移位2.短骨折段向上前方并稍偏内侧移位)3.下颌角部骨折(多发生在下颌骨体部第三磨牙的远中侧,最好同时进行正侧位片检查)4.髁突骨折(分类1.一般规律类,折断后髁突仍位于关节窝内2.髁突内弯移位类,发生于髁颈部3.前脱帽类,髁突头部一小部分骨折4.髁突骨折伴前脱臼类,多发生于髁颈部)CT检查可更明确反映髁突骨折的部位及移动方式 15上颌骨骨折(易发生部位:牙槽突、上颌窦、骨缝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