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期末复习重点分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监测 绪论 环境:指围绕着人类所构成的空间中可以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总体。 环境监测:就是运用化学、物理、生物、医学、遥测、遥感、计算机等现代科技手段监视、测定、监控反映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各种标志数据,从而对环境质量作出综合评价的学科。 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污染源监测、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的目的 (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2)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寻找污染源,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3)收集环境背景数据(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依据;(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服务。 环境监测的特点:综合性 、连续性、追踪性 环境监测技术 1.化学分析法2.仪器分析法(物理化学)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不易降解、存留时间长、可通过空气、水和迁徙物种做跨越国际边界的迁移并沉积在远离其排放地点的地区,通过食物链富集,最终影响到人类健康的一类有毒有机物。 环境标准:即环境保护标准,指依据环境法制定的污染因子限量阈值或有关环保技术规范。环境标准既是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也是环保政策和法规的具体体现 环境标准的作用 1.环境保护的手段,环保的目标。 2.判断环境质量优劣和衡量环保工作优劣的准绳。 3.环境执法的依据,如污染问题诉讼、排污费收取。 4.环境管理的尺度,促进企业清洁生产和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分为六类和三级。 六类标准:①环境质量标准②污染物排放标准 ③环境基础标准 ④环境方法标准 ⑤环境标准物质标准 ⑥环保仪器、设备标准。 三级标准:①国家环境标准②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③地方环境标准 制定环境标准的原则 1、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2、既要技术先进又要经济合理; 3、与有关标准、规范、制度协调配套; 积极采用或等效采用国际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细菌总数 、大肠杆菌群、游离性余氯 标准将排放的污???物按其性质及控制方式分为二类: 第一类污染物是指能在环境或动植物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者。 第二类污染物指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的污染物质。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指标: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无组织排放浓度 第二章 水体:是指地表水覆盖地段的自然综合体,其中,不仅有水,还包括水中的悬浮物、底泥、水生生物等。 水体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的理化特征、生物特征或放射性等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和使用价值,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水体污染的分类 按污染原因分类,分为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 按污染物类型分类,分为化学型污染、物理型污染和生物型污染。 污染物质进入水体后,首先被稀释,随后进行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转化,如挥发、絮凝、水解、络合、氧化还原及微生物降解等,使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过程。 水质:其含量不同时,水的感观性状(色、臭、浑浊度等)、理化性质(温度、pH、电导率、放射性、硬度等)、生物组成(种类、数量、形态)和底质情况也就不同,这种由水和水中所含的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综合特性即为水质。 水质指标:描述水质质量的参数。 水质指标的类型: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生物指标 水质监测的目的 1、地表水——经常性监测,以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2、生产和生活过程——监视性监测,为污染源管理和排污收费提供依据。 3、事故监测——应急监测,为分析判断事故原 因、危害及采取对策提供依据。 4、为环境管理——提供数据和资料, 5、为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预测预报及进行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手段。 筛选监测项目的一般原则 ①选择国家和地方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要求控制的监测项目。 ②选择对人和生物危害大、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范围广的污染物。 ③选择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要求控制的监测项目。 ④所选监测项目有“标准分析方法”、“全国统一监测分析方法”。 ⑤根据地区污染源特征和水环境保护功能的划分,酌情增加某些选测项目。 废(污)水监测项目 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第一类,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测定的污染物,包括总汞、烷基汞、总镉、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苯并(a)芘、总铍、总银、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 第二类,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测定的污染物,包括pH、色度、悬浮物、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石油类、动植物油、挥发酚、总氰化物、硫化物等; 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选择分析方法应遵循的原则:灵敏度能满足定量要求;方法成熟、准确;操作简单,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